蔡长运:要“感谢贫穷”!更要甘于一辈子守“穷”!
前段时间有一个刚考上清华大学,叫王心仪的小女孩写了一篇叫《感谢贫穷》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实这个漂亮、乖巧的女孩写的是一篇很实在的、充满哲理的文章。但从网上人们的争议以及相关部门的反映来看极不正常。这说明现在很多人连基本的哲学、基本的辩证法原理都不懂。
在此我想告诉王心仪同学,做人不仅要“感谢贫穷”!更要甘于一辈子守“穷”!
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哲学原理。
一、“穷”是“富”的基础,“富”是“穷”的结果。
老子说过:“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穷”与“富”也一样是对立共存的统一体。“富”很高、很贵、很“阳”、很光彩;“穷”很低下、很贱、很“阴”、很暗昧。如果说“富”是属“阳”,那“穷”就是属“阴”;如果说“富”是树的果实,那“穷”就是树的根系;如果说“富”是树的末枝,“穷”则是树的根本;如果说“富”是水流,“穷”则是水源。
就像是盖房子先要踏踏实实盖好一楼,才可能有(自然也就有)机会建二楼、三楼的房子,没有一楼二楼永远也建不起来一样。“富”一定是相对于“穷”而存在;“富”一定要以“穷”做为自己存在的基础、为自己的根、为自己的本、为自己的源的。“穷”也是相对“富”而言的,守在这个“穷”的基础上、根本上、源头上一定会孕育着“富”、滋生出“富”来;甘于守“穷”、甘于奋斗、甘于耕耘,那“富”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了。“富”一定是“穷”的结果;没有“穷”就一定不会有“富”。
二、任何一个人“穷”都是其人生的常态,“富”只是其瞬态。
一个学生还没参加工作,常要向父母亲要钱,很“穷”。安安心心守着这个“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于是就兴旺起来、发达起来、成熟起来。
等到毕业一参加工作每月有叁仟元工资,啊哟!我好“富”啊!
到了第二个月发现自己的师傅每月伍仟元。我好“穷”啊!
于是守着这个“穷”,认认真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过了两年,自己也成了师傅了,每月也有伍仟元了,瞬间就“富”了起来。
但是与公司的主管每个月的两万元的工资一比,自己还是很“穷”的。于是只好守着这每月伍仟元,又开始自强有息、奋斗不止地过起“穷”日子来了。
……
如果说“富”是昙花一现的花、一闪而过的“华”,“穷”则是人生实实在在的过程。任何一个人“穷”都是其人生的常态,“富”只是其瞬态。穷是人生的量变过程,富是人生的质变,是结果;量变中必然会孕育着、滋生着质变;质变一定是量变的结果。以“穷”为自己的存在的根基,这个根基才是牢固的、可靠的。以“富”为自己的存在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华而不实和无本之末、无源之水;这个基础随时都会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