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运:论“腐败”
【摘 要】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健康倾向和腐败倾向对立共存的统一体。只要能使全社会的人们从思想上、文化上认识到什么是腐败、什么是腐败的倾向、什么是健康倾向;使人们认识到腐败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会损害党的形象、伤害整个国家、腐化自己所处身的整个社会,同时也会腐化自己、腐化自己的家庭、腐化自己的子孙,这样才可构筑起防止腐败的多道思想防线。轻微的腐败依靠个体的自觉抵制、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就可解决;严重一点的由全社会的文化批判也可以得到遏制;只有少数的较为极端的腐败行为才要靠在政治上、法律上的打击做为最后的防线。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强力反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正式提出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如何才能进一步做到不想腐呢?
有一句话说某些人对社会上的腐败行为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意思是说这种人自己过着“腐败”的生活,却在口口声声骂着“腐败”。这种人他反对的不是真“腐败”!他反对是不能够公平地“腐败”!或者说反对的是不能让他自己充分“腐败”!这种人在社会上其实有很多,他们头脑里面装得满满的是腐败的思想。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腐败”。
什么是腐败?腐败,原是指有机食物的腐烂、败坏;也指人的免役力、抵抗力不能战胜细菌的繁殖而造成外伤伤口腐烂、恶化的趋势。人的伤口腐烂到一定的层度人就会得败血症,最后就会死亡。现在一般用来指当政官员的贪污、受贿的行为;有时也用来指政治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的混乱和政治环境的黑暗。
腐败,指的是一个方向,一种趋势。是指一个事物向下沉沦、堕落、恶化的方向;是指事物逐渐走向病态、走向灭亡的趋势。腐败的反面是健康、新鲜、完美,也是一个方向,一种趋势。腐败的反面指的是事物向上、向善、兴旺、发达、自强的方向;是指事物逐渐走向健康、完美、真实的趋势。
宋代的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重禁贪吏而轻奢靡之法,此所谓禁其末而弛其本”。意思是,只在政治上、法律上对官、吏的贪腐行为进行禁止、打击,而对全社会的奢靡之风、“腐败”思想、“腐败”的生活方式放任不管。这正是放纵产生“腐败”的根基、本源、土壤不管,而只对“腐败”的末梢采取措施(割韭菜式)——舍本驰末的治国行为。思想、文化的腐败是滋生官吏腐败的土壤,如果放任社会上的腐朽的奢靡之风泛滥,人人都想腐败、乐于腐败、享受腐败、以腐败为荣,那官吏的贪污、受贿的腐败行为就永远也禁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