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本质含义,何谈“行”?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指出和强调,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丢了就要丢掉根本。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作为一名理论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说明和论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确实是一个大课题,也是全党同志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需要研究清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光明日报》8月19日第16版刊载了一组文章,总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见附录一),并加了编者按,“三位国家高端智库专家撰文解读》的文章即:姜辉《解答历史之问 人民之问 实践之问 时代之问》(以下简称姜文)、董振华《彰显真理力量 道义力量 实践力量 创新力量》(以下简称董文)、王传宝《照亮革命道路 发展道路 复兴征程》(以下简称王文)。但笔者读后总感觉几篇文章包括编者按都没有讲到点子上,没有真正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什么“行”。笔者也就这一问题做一简要回答。
论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实际上是要论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之所以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在中国革命建设史上所起的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必须从两大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必须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特别是其核心和实质内容究竟是什么?二是这些核心和实质内容究竟在人类实践、社会主义实践、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究竟起了什么推动作用?而在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时,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核心和本质内容。离开这两大方面,就根本无法讲清楚马克思主义“行”。
姜文的主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解答了历史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时代之问。董文的主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彰显真理力量、道义力量、实践力量和创新力量。王文的主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中国的革命道路、发展道路和复兴征程。无疑上述观点和标题都是正确的,也是笔者所赞同的。但从标题看,三篇文章的共同点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回答和推动实践的作用方面论证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原因。但通读三篇文章始终,没有看到三位作者讲清整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内容究竟是什么?
“编者按”中讲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事实证明,不管时代如何风云变幻,马克思主义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与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姜文中讲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两大发现”:揭示历史之谜的唯物史观和揭示资本主义之谜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姜文还讲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实践观点、与时俱进观点。董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价值性、实践力量和创新力量等观点。笔者非常欣赏董文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几段重要论述如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宣言》中讲“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王文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中国革命道路,中国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但中国革命究竟依靠马克思主义哪些基本原理特别是核心、本质内容。王文却没有讲清楚。总之,三篇文章触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和某些特征。但最核心、最根本、最实质的内容却没有触及到,由此论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中心论点就显得论证不足,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