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品味以弱胜强和以强击弱的辩证统一思想

2021-07-05
作者: 肃清四野 来源: 红歌会网

  本文是毛主席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事斗争经验的伟大著作。著作突出政略决定战略的特点,许多地方使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毛主席早期军事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草草收笔。除从行文上看,“战略防御”的最后两个章节“速决战”和“歼灭战”没有展开来写外,题解也说明“有战略进攻、政治工作及其它问题”没有写。不过,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著作中,对战略进攻、政治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对速决战和歼灭战等问题也进行了补充叙述。因此,本文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三篇文章基本全面系统反映了毛主席的早期军事战略思想。

  著作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如何研究战争”,说明为什么要研究战争、怎样研究战争、研究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历史,说明中国革命战争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研究其正反两方面经验十分重要。第三部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的突出特点,总结出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说明中国革命战争的总体规律和基本战略战术。第四部分“‘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说明中国革命战争的表现形式。第五部分“战略防御”,主要以土地革命战争以来的战例,说明如何在战略防御中确定正确的思想、做好充分的准备、准确把握时机、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原则,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打破敌人的“围剿”。

  如何研究战争?关键要有正确的思想和态度。研究战争是为了把握战争规律,找到赢得战争的钥匙。想找到战争规律就不能偷懒、图省事,企图从以前的兵书战策中找到已有答案,必须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认真细致总结前人和自己的战争经验来探寻战争规律。战争的规律受时间、地域、性质等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战争规律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是一成不变。《孙子兵法》说“战胜不复,因形于无穷”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不但要学习古今中外的兵书战策、经典战例和军队条例,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批判的态度,学习有用的而不照搬照抄。每一类战争都有其特别的规律,尤其是中国革命战争,更有自己的特点。在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规律时,既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特别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不能照抄照搬旧军队的军事条例,因为那些条例已经在时间上比较久远,没有民主革命的气息;也不能照抄照搬苏联革命战争的经验,因为苏联和中国的国情有很大差别;也不能照搬照抄北伐战争的经验,因为北伐战争时期还是资产阶级居于主要领导地位,与无产阶级联合进行民主革命的时期,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仍然有很大区别。在当时情况下,除了要研究旧军队的军事条例、苏联的革命战争经验和北伐战争的革命战争经验外,尤其应该重点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土地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真正发现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我们在研究战争时要善于创新,也必须创新。事物的矛盾不断向前发展运动,其规律也在向前发展,不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去研究战争,就一定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以前的经验是在解决以前矛盾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的规律,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当矛盾发展到新阶段,必然又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特点,必须及时研究新特点所反映的规律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使当前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因此,必须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创新。不但研究指导战争如此,研究指导一切事物都应如此。

  研究战争规律是人们对战争认识提高的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应该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低级后高级的原则进行。如同一个人,总是先会指挥小规模的战争,然后才会指挥大规模的战争,先是会指挥一种形态下的战争,然后才会指挥更多种形态下的战争。在研究战争规律的过程中也应该运用这种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以上观点用《矛盾论》可以叙述得更通俗。因为战争由矛盾的双方构成,所以战争的发展也遵循矛盾法则。按照矛盾普遍性的规律而言,矛盾存在于战争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战争发展后,各个方面的情况发生变化,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各个阶段的情况不相同,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也必然不相同。所以各国、各时期、各种性质的战争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不能一概而论。《孙子兵法》中说“兵无常形,水无常势”也说的是用兵的规律会因时因地变化。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战争策略。战争是阶级、民族、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通过政治、外交等方式不能解决阶级、民族、国家之间矛盾的时候,为了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就会使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战争是方法和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在战争的同时,双方还会采用其它方式配合战争,以便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从战略上讲,战争的目的就有于消灭战争。交战的双方只有相互妥协或其中一方被击败,战争才会停止。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交战双方企图用军事斗争的方式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一方面,对于已经发生的战争,要用正义战争打败非正义战争。如:被侵略者通过战争打败侵略者,用反侵略战争制止侵略战争的发展和继续。另一方面,要用正义战争的力量威慑非正义战争的力量,使非正义的一方不敢发动非正义战争。双方在出现分歧时,一般情况下总是对自己军事力量更自信的一方首先挑起战争,企图用军事方面的优势达到政治目的。如果双方的军事力量相等,都知道通过军事手段无法达到政治目的,双方就都不会挑起战争,在客观上制止战争的发生。如:两个核大国出现政治分歧,他们不可能轻易把战争作为选项。他们知道,一旦引发核大战,双方都不可能成为赢家,谁也别想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战争是一种斗争形式,一种解决矛盾和分歧的方法。我们支持通过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用正义战争的威慑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一旦非正义的战争出现,我们就要用正义的战争去打败非正义的战争。

  要探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规律,首先要知道战略是什么?战略是事关战争全局的问题。战略是相对的,对于一个连长,决定全连胜败的问题就是他要研究的战略问题。对于一个师长,决定全师胜败的问题才是他要研究的战略问题。连长一般也要了解事关全师、全团胜利的战略问题,但仅仅是了解,把它作为规划全连战略作战的一个指导或参照,以便摆正自己在全团、全师战役中的位置。事关全局的问题,就是与各个局部都有联系的问题。一般来说,任何局部都与全局存在一定关系,只是关系的紧密程度不同。关系紧密的,我们就说它的战略意义强一些;关系不紧密的,我们就说它的战略意义弱一些。以一个单位为例,单位的办公室属于综合协调部门,与单位其他各部门的关系都比较密切,所以对单位管理者来说,办公室属于战略价值比较高的部门。老干局主要服务老干部,与单位其他部门联系不多,所以对单位管理者来说,老干局属于战略价值比较低的部门。如同所有矛盾体一样,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会相互转变,战略的重点也会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等变化而转变。如著作中所举的给养在物产丰富区域和物产匮乏区域战略价值会相应变化的例子,生动说明战略重点可能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转变的特点。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研究战争时必须要有全局观和战略思维。全局由局部组成,局部隶属于全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问题研究清楚了,对局部和战术方面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较好的照顾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各阶段之间的关键环节,确保每个局部统一步调。研究战略可以准确把握住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局部,把重点放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局部上,争取首先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局部取得胜利,为全局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研究战略问题就是首先把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局部找出来,并认真系统的研究掌握它的规律。对于战争而言就是把对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重点找出来并紧紧把握住。

  对中国革命战争来说,组织红色军队属于为中国革命战争准备硬件的问题;提高红色指战员的战略战术素养属于为中国革命战争准备软件的问题。有了软件和硬件,中国革命战争才能高效进行。

  组织红色军队难,培养懂得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指挥员更难。这就是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何培养懂得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指挥员?当然是通过学习战争理论和进行战争实践来培养,尤其是在战争实践中来培养。无论是学习战争理论还是进行战争实践,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准确的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确保有效的把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对于知己,就是要对自己军队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合理评估,客观认识整体状况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于知彼,就是要通过对敌军的侦察,尽可能全面细致了解敌人各方面的情况,得出相对客观的认识。著作中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用《实践论》的观点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对战争的认识过程。侦察就是指挥员的感性认识阶段,主要是采取各种办法尽可能多的收集敌方的信息资料;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得出正确的判断,就是理性认识得出概念的过程;以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心为基础进行正确的部署和实施,就是将得出的理论放在实践中检验的过程。

  对于战争规律的认识,不但在战争前制定军事计划的过程中,也在军事计划实施的战争过程中。仍以《实践论》的观点来说。在战争前制定军事计划的过程,就是对战争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感知(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推理演绎的过程),得出一定的判断(形成理性认识),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军事计划并按照军事计划指导战争(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过程;修改战争计划,就是在战争中发现战争进程与军事计划不相一致(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结合战争实际对军事计划进行修改(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用新的军事计划继续指导战争(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实践过程。如此反复,直到战争结束。这也说明,对待战争既要讲计划性(相对的可知)也要讲灵活性(相对的不可知),既要在战前多做工作,尽可能多的掌握战争特点和规律,制定符合实际的作战计划,也要在战争过程中及时发现计划中与实际不相一致的地方,积极主动的进行修正,使之与战争实际相统一。

  战争理论是前人对战争规律的总结,学习战争理论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实践更重要。因为,战争的实践性非常强,只有在战争中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出敌我双方军队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实践才能在战争中检验以往军事理论是否与当前战争情况相符合,并及时予以补充提升,创新发展战争理论。正所谓“学习别人,总结自己,提升理论”。

  总而言之,战争的胜负不但由双方的物质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决定,还由双方指导战争能力等主观因素决定。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要在主观上提高红色指挥员指导战争的能力,在主观方面为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一般来说,政治特点决定政治策略,政治策略决定战争策略,战争策略决定战术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中国革命战争是当时中国革命战争最鲜明的特点,研究和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必须深入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中国革命战争从1924年的北伐战争算起,到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初期,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即:北伐战争阶段和土地革命战争阶段。正在走进第三个阶段,抗日民族战争阶段。由于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个体生产为主,所以其在政治上比较短视,注重眼前利益。民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和政治经济上缺乏独立等局限性,决定了中国的革命战争只能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走向胜利。这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特点决定并被中国民主革命战争历史所证明的事实。在前两个阶段的革命战争考验中,中国共产党被证明已经逐渐具有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资格和能力,她在过去十五年中的英勇奋斗表现,赢得了中国大多数人民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犯过四次大的错误,使中国革命战争和中国革命受到极大挫折。但是在与右的和“左”的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但产生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也产生了一条正确的军事路线。研究中国革命战争不但要从正确的军事路线中总结经验,更要从错误的军事路线中汲取教训。所以研究战争不但要分析胜利的战例,还要分析错误的战例,以便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首要问题,通过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可以得出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政治策略——确定持久战的方针。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矛盾的本质,也是与其他矛盾相区别的特点。只有把握了事物的特点,才能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有效解决问题,避免掉入机械论的泥沼中。中国革命战争之所以与其他战争不同,主要因为中国革命战争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才能在一般战争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策略,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走向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特点、抓住特点、以特点为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中国革命战争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并经过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所处的基本环境。由此,可解读出以下信息:一是由于中国是由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地域广大的半殖民地,所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复杂、分裂,各地各种势力相互对立,决定了中国政治难以统一。二是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受多个帝国主义支配,中国各地方统治集团不统一。三是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革命战争有回旋的余地。四是中国已经经过了一次民主革命,民众受过民主启蒙教育,具有民主经验,为共产党和红军发展壮大奠定了民众基础。

  第一个特点从总体上说明:中国的政治特点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环境有利于中国革命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个特点:敌人的强大。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敌方势力正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军队不但数量多,而且在组织和装备上逐渐现代化,供给充足。国民党的政权是个全国性政权,得到世界大多数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占有全国的政治、经济、财政等资源。

  第三个特点:红军的弱小。红军在物质方面无法与国民党反动派相比,政权分散在各处,物资匮乏,供给困难,武器装备落后。正处在国际国内反革命势力相对稳定的时期,外援极少。

  第四个特点: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这个特点使中国革命在主观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思想政治的先进、组织的严密和纪律的严明。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红军的大部分指战员们都认为中国革命战争是在为包括自己在内的被压迫的中国人而战,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指战员的主动性极强,所以红军特别有战斗力。由于领导和推动了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策有效获得农民和小生产者的拥护,能够为中国革命战争聚集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因为土地革命,使红军指战员的利益结合的更紧密、更一致。

  从这四个特点可以看出,国民党反动派主要在物质方面占优势,中国共产党主要在思想、精神方面占优势。当时中国社会矛盾重重,积弊甚深,矛盾趋于激化,各阶层的革命意愿都十分迫切。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打破落后、摇摇欲坠的旧制度,符合历史规律,国民党反动派企图维护腐朽的旧制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反历史规律。所以,中国革命赢得最终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从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得出战略战术的过程来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第一、第四个特点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有利于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和政策指引下有可能取得胜利。第二、第三个特点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的实力强大和红军的弱小,从物质方面决定了红军不容易战胜国民党反动军队,完全取得革命胜利必须经过反复斗争,须要很长时间和巨大努力,弄不好,还要失败。针对正反两方面的特点,红军已经创造了一系列战略战术,必须在今后的革命战争中坚持那些正确的战略战术,反对那些不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规律的战略战术。

  “‘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从这部分开始直接谈中国革命战争具体怎么打的问题。“围剿”和反“围剿”是中国革命战争最鲜明的特点。“围剿”是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力量消灭红色政权及红军的方式,以军事斗争为核心,包括其它各种削弱红色政权和红军的方式。反“围剿”是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色政权和红军企图的方式。战争最基本的形式——进攻和防御,在“围剿”和反“围剿”的过程中淋漓尽致的表现。由于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围剿”和反“围剿”的第一个阶段,敌人总是主动进攻,红军则是随之进行防御。在敌人的进攻被打破,敌人撤退,红军追击的过程中,红军转变为进攻方,敌人转变为防御方,进入“围剿”和反“围剿”的第二个阶段。由于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红军的追击和敌人的撤退到了一定区域就会停止,敌人再组织力量进行下一次“围剿”,再重复“围剿”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这是“围剿”和反“围剿”的第一种演变过程。还有一种演变过程,由于敌人过于强大或红军反“围剿”策略失误,敌人的“围剿”没有被打破,没有从第一个阶段转变为第二个阶段,就会出现另外两种结果。一种是在这个战略区域内的原有红军被消灭;另一种是这个战略区域内的红军实现突围。第一种结果是这个战略区域内敌人的暂时胜利,原有红军被消灭,敌人达到了“围剿”这个战略区内红军的战略目的。但是胜利是暂时的,因为中国革命战争的第一个特点——中国产生红军和红色政权的基本环境没有改变,原有红军虽然被消灭,新的红军又会重新产生。第二种结果是这个战略区域内敌人的部分胜利,原有红军被迫突围,原红色区域变为了白色区域。红军突围,敌人追击,直到红军在新的区域立足,敌人在新的区域再进行“围剿”,形成新的“围剿”和反“围剿”的形势,进行新的“围剿”和反“围剿”的反复。中央红军的突围、长征、在陕北立足就是这种结果的具体演示。

  “围剿”和反“围剿”的战争形式由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决定,不到这四个特点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形式不会改变。在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时期,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和由这些特点决定的中国革命战争方式及战略战术,不按照进行反“围剿”战争的正确策略指导战争,所以造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挫折。

  中国革命战争和所有战争都包含了进攻和防守,只进攻不防守的战争不存在。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只要求进攻而不允许防守的政策是错误的,必然导致战争的失败。

  接下来讲的是反“围剿”的第一个阶段,红军的战略防御。这个阶段十分重要。由于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红色区域长期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每一次“围剿”都是由敌人的进攻和红军的防御开始。红军的首要任务是粉碎敌人的进攻,只有在战略防御阶段赢得胜利,战争才能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阶段。所以红军如何打好战略防御战是反“围剿”最首要的问题。

  “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从思想态度方面说明在确定防御的战略方针后,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确定怎样的防御思路。

  在战略防御中最重要的是对防御战持正确的态度,客观对待和分析有关防御战的问题,不能因为环境的顺利和一时的胜利,只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而轻视对手;更不能因为处于逆境而只看到严峻的形势和自身不足,过于高估对手,心生胆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上,有一些红军因为轻视敌军而遭到失败,还有一些因为被敌人的声势吓倒,手足失措,处置失当,遭受败绩,甚至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这都是唯心主义思想引发的错误。

  战略防御有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之分。积极防御寓攻于守,力图通过在防守中寻找战机主动歼灭进攻之敌,达到防御目的。消极防御一味采取防守,不主动求战,希望通过消耗敌人,使敌丧失进攻能力,达到防御目的。积极防御是发挥主动性,以消灭敌之有生力量为着眼点;消极防御是被动接受,以消耗敌人的进攻能力为着眼点。总的来说,积极防御是真防守,消极防御是假防守。

  积极防御在防御的形式里注入了进攻的内容,所以积极防御在形式上被动,但是在内容上却主动,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达到防御的目的。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既运用防守战术,也运用进攻战术。

  “反‘围剿’的准备”包括思想方面的准备和物质方面的准备。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的第五条就是要打有准备的仗。《孙子兵法》也说“不恃敌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对于处在弱小防御一方的红军来说,有计划有准备就更重要了。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在敌人准备来“围剿”时就准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敌人进行深入细致的侦察。以敌人的军事、政治、财政和舆论为依据,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评估敌人可能开始“围剿”的时间。文中从五个方面具体说明应该怎样进行反“围剿”的准备。

  一是红军的准备退却。这是在行动上执行反“围剿”前,必须要有准备的思想。在反“围剿”的第一阶段打破敌军的进攻后,红军将对撤退的敌军进行反攻,由于在行动上处于暂时优势和胜利状态,所以很容易使红军指战员头脑发热,对整体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对敌人下一次“围剿”的形势估计不足,反攻过头,使红军在敌军的下一次“围剿”开始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红军在上一次反“围剿”胜利后,就要有退却的思想准备,反攻到一定程度就要有计划的进行退却。从时机来说,宁可早点退,不能迟点退。因为早点退,损失是一些该得的利益没有得到;而迟点退,就有可能使红军本身遭受损失。红军的退却首先是为了在下一次反“围剿”时占据主动地位,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二是政治动员。主要目的是向红军战士和群众说明敌人再次“围剿”和进攻的必然性,以及我军必须退却进行反“围剿”和防御准备的必要性。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说服干部,讲清楚政策和正反两方面的形势。

  三是征兵。主要目的是补充前一次反“围剿”的战损,为下一次反“围剿”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征兵,一方面看群众的觉悟,即:主动参军群众的数量;另一方面看具体的需要,即:准备打多大的仗。

  四是财政和粮食。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前一次反“围剿”的物资消耗,为下一次反“围剿”提供物质保障。要以红军和根据地群众的最低需求量为准备的下限。把根据地群众的需求也考虑在内,充分体现了根据地的军民鱼水情深。

  五是处置政治异己分子。主要目的是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但是在具体处置时,主要还是争取和防范。

  反“围剿”斗争胜利的程度和准备任务的完成程度密切相关,准备的越充分,越有可能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而且胜利的规模也越大。《孙子兵法》中也说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不胜者,得算少也”。毛主席的主张比孙子的主张更进了一步,不但要求“算”,还要求“做”,积极创造胜利条件。这启发我们:在做事时要有计划有准备,要有重点、分步骤的做好思想、物质、行动等方面的准备,这样更有利于事业的顺利进行。要保持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进行工作。

  “战略退却”主要是弱小防守之军希望在退却的过程中削弱强大进攻之军的优势,通过战略退却,避敌锋芒、挫其锐气、分其兵势,使其出现失误,找出其破绽,抓住战机,为破敌做准备。如果敌人一来就显出真实的破绽和失误,也可以先战然后再进行退却,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但主要思想还是体现在退却上。总的来说,弱者对于强者先主动让一步,有利于在后续的斗争中争取更多的主动。

  战略退却的目的,是在退却过程中创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和条件。由于战争开始的初期是敌强我弱,敌进攻我防守,敌我双方都高度警惕,所以我军要努力避免在战争的初期与敌军决战甚至是正面交战,避开不利形势下的军事冲突,通过战略退却消减敌人的优势,创造有利于我的形势,使敌我之间的对比逐渐形成均势,甚至在某些方面和某些区域形成我强敌弱的形势。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主动的战略退却,是诱敌进入我之范围,也就是诱敌深入。以土地换时间、换战机,通过土地和时间使得敌人分兵,削其兵势,使敌人疲劳,出现错误,为我所用。战略退却是弱军对待强军的基本战略原则。《孙子兵法》上也说“······不若则能逃之”“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主张在比敌人弱时要主动避敌,进行战略退却,不要在不利的形势下以弱击强。

  战略退却之所以难,主要是战略退却容易使人联想到劣势和失败,造成思想上的负面影响和不良情绪。但是战略退却具有必要性。弱军对阵强军只有先进行战略退却,才能为战略反攻创造战机,退却是为了反攻,没有退却就无法进行反攻。只有确立这样的思想,全体指战员才会心悦诚服的执行退却命令。战略退却主要是为了创造以下六个方面的反攻条件。

  一是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援助红军的人民是红军战胜敌人的群众基础。红军是高度游击化的人民军队,各个方面都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作战的整个过程中,信息获取、后勤运输,甚至土工作业等许多方面都有赖于群众。好的群众基础,可以有效提高红军的作战效能。

  二是有利的作战阵地。弱军比强军更需要地形阵地的辅助。一般来说,退却的军队比进攻的军队有更多的阵地选择权。好的阵地,可以部分弥补红军装备方面的不足。

  三是红军的全部集中。营造出有利的态势还需要有相当的力量来把这些有利态势转变为实际胜利。解决问题时,有些因素是刚性需求,水要加热到100摄氏度才会沸腾,没有足够的燃料就无法把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敌人已经有了败象,但是如果不加以足够的兵力去打击它,就不能使敌人的失败成为现实,或赢得应有规模的胜利。

  四是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为了在局部形成优势,必须在退却的过程中积极对敌人进行侦察,发现敌人最薄弱的环节。这个过程不但要在之前进行侦察,也要在战争的过程中进行侦察。如《孙子兵法》上说“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角之而之有余不中之处”,目的就是采取各种方式准确的侦察敌人。

  五是使敌人疲劳沮丧。通过退却的过程,主动使敌人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受到削弱,降低其战斗力。

  六是使敌人发生过失。通过退却创造打击敌人的可乘之机。在战役之初,交战双方都处在高度的警觉之中,双方在战前都经过周密计划,精神饱满,不容易发生过失。随着战役的持久,环境不断恶化,战斗更加忙乱,双方就会逐渐发生各种过失。红军比白军更能忍受艰苦恶劣的环境,而且在自己相对熟悉的环境中活动,更容易克服困难。所以,战略退却使战场环境更恶劣,更易于使敌人犯错误,创造和发现打击敌人的可乘之隙。

  这六个方面中,三个方面是使自己具有更多的优势,三个方面是使敌人具有更多的劣势。在实际的战争中不一定要使六个方面的条件都具备,只要具备其中的三、四个,使自己在局部的优势大于敌人的优势就算达到目的。

  以强胜弱是最基本的军事原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战略退却是在退却的过程中完成从总体战略劣势转变为局部战役优势,为在局部形成以众击寡、以强击弱的形势创造条件。

  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而言,在总体战略形势对比上,红军的实力远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在战略上处于被动防守态势。如果当时在战略上进行决战红军必然失败,这是曾经被战争实践所证明的。红军在这种战略弱势下,只有积极在具体战役和战斗层面营造出己强敌弱的形势并战胜敌人。具体操作就是集中红军的全部,打击敌军的一部,在发生战役战斗的部分形成红军的绝对优势。在全局上不能取胜就在局部上积极争取胜利,积小胜为大胜,进而改变整体的形势,从全局的弱,转变成局部的强。集中兵力是运用这个战略原则的精髓。《孙子兵法》上对这一理论的阐述是:“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击一也,则我所与战者约矣”。用《矛盾论》的观点来看,一个事物往往由多个矛盾组成,在没有力量一下全部解决这个事物(矛盾集合体)时,就必须集中力量先解决这个事物的个别矛盾。在多个个别矛盾被解决后,解决整个矛盾的难度就会降低,同时在解决个别矛盾的过程中也积累了经验和力量,再集中力量整个的解决这个矛盾集合体就更有把握。

  战略退却虽然如此重要和必要,但是在执行时还有很多困难。一是“心不甘”。对敌我双方的力量产生误判,心存侥幸,企图拼一下,赌一把。二是“舍不得”。对自己退却可能造成的损失估计过于严重,舍不得根据地暂时的损失和破坏,不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认识不到一时的损失能够换来长期的获利。对于战略退却是为了整体长远利益而放弃局部暂时利益这个本质看不清。三是动员群众退却难。退却就意味着放弃一些既得利益,群众对此普遍比较难以接受。让群众退却而不考虑对其可能损失进行相应补偿,仅以政治上动员,必定存在困难。必须让群众相信,战略退却的损失很快能够在战略反攻中得到补偿,并且在规定政策时,就把这个原则鲜明的体现出来,才能有效动员群众退却。四是战略退却终点的选择。战略退却的目的是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战略退却的终点在何处不完全以人的意志决定,而以是否具备战略反攻条件决定。

  “战略反攻”是战略防御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积极防御最突出的表现,没有战略反攻就不能称其为积极防御。战略反攻就是利用在战略退却过程中创造的有利形势终止敌人的战略进攻,转变为红军对敌人采取进攻态势,迫使敌人采取防守态势,扩大敌人的不利条件,最终战胜敌人的过程。战胜敌人的有利条件,不但在战略退却过程中形成,而且在战略反攻的过程中继续形成、扩大。

  战争的双方都在战争的各个阶段(进攻阶段和防御阶段)创造和扩大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条件和形势,具体方法是灵活机动的处置新发生的各种变化。在发现当前的措施不能给自己带来预期的利益和更多优势时,即得出计划与实际形势不符的判断,及时对原定计划进行必要修改,使之符合当前形势,实现主客观相一致,这考验着战争指导者的应变能力。

  战略反攻是战略防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把在战略退却阶段创造的良好形势转变为实际胜利的阶段。反攻的时机、力量的聚集、作战方式的选择和作战目标的明确都十分重要。

  反攻开始的问题就是决定反攻初战的问题。初战必须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初战必胜。就是在决定是否发起初战反攻时,必须评估在战略退却的过程中是否具备了六个反攻条件中的多个,使自己完全有初战获胜的把握。二是初战必须是全战役的有机序幕。初战的胜利必须为全战役的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全战役的彻底胜利创造良好条件。有好的全体作战计划,才能有好的初战;有好的初战,才能更好的落实全部战役计划。三是要和下一战略阶段相呼应。在决定进行战略反攻,进行初战的时候,能够科学评估后续战争的演化,有超前的意识和眼光。看到战略退却,又要看到战略反攻,还要想到战略进攻,还要想到下一阶段的战略退却。一句话,有利于后续作战。

  “集中兵力问题”是如何组织力量,为实现致胜形势转为胜利现实提供人员物质保障的问题。集中兵力是为了在事实上具备以众击寡,以强击弱的条件。集中兵力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把握战场重点和战场形势难,对战场重点和战场形势把握不准,就会到处分兵,时时分兵,造成兵力分散。因此,要有集中兵力的意识,在思想上杜绝平均主义,能够结合重点确定兵力使用,使兵力最大限度集中在最重要的点位上。

  集中兵力的目的:一是改变进退形势。由敌进我退改变为敌退我进。二是改变攻守形势。由敌攻我守改变为我攻敌守。三是改变内外线态势。由敌人一个大的外线进攻,转变为我对敌人在局部的一个小的外线进攻,在局部形成以我之优势攻击敌之劣势的形势。

  在敌人占优势主导地位和主动时,要把握形势,顺佯敌意,立于不败。在敌之进攻的大形势下,寻找我之主动进攻的时机,在大的被动环境下创造小的主动形势,在局部争取主导地位抢占主动,从局部开始逐渐影响改变全局,主动性是集中兵力的重要条件。

  在何处集中兵力,由战争的目的决定。在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战争中,可以消灭敌人的地方、有利于消灭敌人的地方、可以大规模消灭敌人的地方就是集中兵力的地方。在以突破敌人防线为主的战争中,敌人防线的薄弱点就是集中兵力的地方。

  集中兵力是相对的,目的是要在攻击方向上形成我强敌弱的形势,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来。根据任务不同,有集中兵力使用,也有分散兵力使用。在突击方向上要集中兵力使用,在钳制方向上要分散兵力使用。主力兵团一般集中使用兵力,地方游击部队一般分散使用兵力。在攻击消灭敌人时,集中使用兵力,在退却防守时,分散使用兵力。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以一当十,在战术上以十当一。集中兵力就是在执行战术任务,就要确保以十当一。

  “运动战”就是在流动战线上消灭敌人的战法。一般来说有坚固阵地的敌人比没有坚固阵地的敌人难以打败;驻止的敌人比行进中的敌人难以打败。运动战就是通过战线的流动性,使敌人不知战地、不知战日,消减敌人的作战能力,为红军迅速解决战斗创造条件。运动战也可以分为战略上的运动战和战术上的运动战。

  运动战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通过运动摆脱敌人的打击;另一方面通过运动创造出有利于打击敌人的形势。这两方面都是由于中国革命战争中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这两个基本特点决定的。由于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红军不能通过打阵地战的方式与敌人硬拼,只有通过运动战的方式避敌主力,攻其在运动中出现的薄弱环节,而赢得胜利。由于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所以游击战和运动战是红军战胜敌人的法宝。

  运动战占主导地位,阵地战在某些战略要点和钳制方向上也十分必要,但是只能作为辅助的作战方式来使用。运动战的核心是“战”字,运动是为了战。一切的走都是为了打,在走的过程中寻找、创造打击敌人的条件和优势。通过走使不好打的敌人变成好打的敌人。

  从大的方面来说,运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发展到该阶段的产物,是红军弱小敌人强大特点下的必然产物。在中国革命战争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红军逐渐强大,战线的流动性逐渐减少,运动战就会逐渐减少。

  “速决战”也是由于红军的弱小和敌人的强大决定的。运动战的目的是创造出有利于战胜敌人的形势,速决战的目的是在有利于战胜敌人的形势下,把形势变为胜利现实的必要措施。由于敌人的强大,红军只能在局部区域造成相对优势,形成有利于弱小红军在局部战胜敌人的有利战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红军只能在短时间和较小区域内保持优势,只能抓住有利战机迅速解决战斗。否则,敌人发现红军的战略意图,就会立即用自己的整体优势迅速弥补局部劣势,在弱小红军面前出现的有利形势就会很快消失。红军只有采取速决战的方式,在形势被敌人转变之前结束战斗,才能赢得胜利。要打速决战,必须使红军在局部的兵力、阵地、时机等各方面的优势远超于敌军。

  必须辩证的看待速决和持久。在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下,只有抓住战机迅速解决战斗才能赢得胜利,不迅速解决战斗,必然坐失时机。但是在条件不具备的形势下,机械的为了速决而速决就必然会走向事物的反面。

  “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主要因为红军自我补给能力弱,甚至对一些装备没有补给能力,所以必须通过歼灭战的方式从敌人手中夺取物资,武装自己。《孙子兵法》上说:“故善战者务食于敌”“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从这方面看,红军早期作战的政治目的鲜明,主要是为了加强自身武装力量的建设,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而不仅仅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为了更好的武装自己。击溃战只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能从敌人方面得到应有的补充。所以,击溃战对于红军实现增强自己军事实力的战略目标意义不大。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