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追思“红旗渠总设计师”:没有杨贵 就没有红旗渠

2018-04-14
作者: 记者 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凌空除险魏德忠摄影

  当时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魏德忠摄影

  核心提示|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全县人民苦战十年,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太行山上修筑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4月10日,被大家尊称为“红旗渠总设计师”的杨贵逝世。“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杨贵去世的消息传来,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多种方式对这名红旗渠的总设计师表达哀思,寄托怀念。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魏德忠:“没有杨贵,就没有红旗渠”

  “当得知杨贵同志突然去世的消息后,我心情十分沉痛。”昨天,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秘书长魏德忠难掩满脸悲伤。他和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有60年交情。

  回想过去的一幕幕,他很感慨:“可以说,没有杨贵,就没有红旗渠。”

  魏德忠和杨贵第一次见面是在1958年,当时他才24岁,是河南日报一名摄影记者,那时林县修红旗渠,他过去采访。“杨贵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亲自陪着我采访。”

  和杨贵第二次见面是在1960年2月,春节刚过,寒风凛冽刺骨,那时,魏德忠去林县采访山区建设情况,车行至山脚下,当听到崖上开凿打洞的声音时,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个腰系绳索,悬挂在崖壁上的开凿岩石的身影。看到多人正在修建水渠的震撼场面,特别激动,“这不是当年的愚公移山吗?”

  林县人坚持10年修建红旗渠,魏德忠也跟踪拍摄了10年。其间,杨贵一线指挥“战斗”,深入群众促膝谈心,仅给杨贵就拍摄了千余张照片,后来成了珍贵的素材。如今,很多他拍摄当年的照片及和杨贵的合影还都精心珍藏在光盘里面。

  “杨贵是个实干家,对工作满腔热情。”魏德忠说。

  50年代初,杨贵来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不考虑自己的名利,一心只想建设好山区,改变山区人民贫困状况。杨贵走村串户,林县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岭、每一条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杨贵曾经在500多个村庄蹲过点,在1000多户农民家吃住过。

  林县的群众说,明朝万历年间,有位姓谢的知县,在县里修了条供2000人吃水的渠,人民感恩戴德,给他修了座“谢公祠”。今天,他们也想给杨贵铸个铜像,让世人永不相忘。

  “其实,何须塑像,在林县人民心中,杨贵和红旗渠一样,是一座永不倒的丰碑。”魏德忠告诉记者,等给杨贵开追悼会时他会去参加,看最后一眼,送其最后一程。(记者吕高见)

  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曹永彬:创业艰难,是红旗渠精神支撑着我

  不管学习和工作上遭受什么打击,一定要咬牙克服,这是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曹永彬骨子里的信念。

  作为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曹永彬与杨贵老书记是“忘年交”。

  2015年,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在清华大学策划了一场“红旗渠精神进校园”活动,当时清华校方领导非常希望杨贵老书记能亲自到场,但当时杨老书记已经88岁高龄,由于身体原因在医院输液治疗,家人和医生都建议杨老先生在医院静养,不宜四处走动。没想到,活动当天杨老书记自己拔掉输液的针头,出现在报告会现场,让活动主要发起者曹永彬和现场学生惊喜不已。

  “退休后的杨老书记其实一直没闲着,他走到哪儿,红旗渠精神就带到哪儿。”曹永彬说。

  从豫北农村考上大学再白手起家创业,红旗渠精神早已融入曹永彬的骨子里。

  1998年,大学毕业一年半后,曹永彬进入印刷行业开始创业,身上只有2000块钱的他,在郑州关虎屯附近租下两室一厅,一间办公、一间住人。办公室买第一台电脑的钱是从亲朋好友那儿你50块我200块借来的。满城跑着拉业务,办公室里埋头制图,白天夜晚连轴转,在最困难的崩溃边缘,是红旗渠精神支撑着曹永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去拼搏,去奋斗,困难总会过去。”靠着“诚信、互利”的经营理念,曹永彬熬过了艰辛的创业阶段,把彩印公司做到同行业领先地位。(记者郭兵)

  话剧《红旗渠》杨贵扮演者吴广林:他是民族英雄,杨贵精神千年不死

  2011年,由河南省话剧院打造的话剧《红旗渠》横空出世,斩获国内多项大奖。《红旗渠》杨贵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吴广林动情地说,红旗渠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杨贵是他心中的大英雄,杨贵精神将会千年不死,万年不倒。

  1975年,20岁的吴广林到林县体验生活,“当时的红旗渠已经修建完毕,我们话剧院的人去主要是修建水库,真正做到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戏中唱的那些搬石头、背石头、垒石头我们都干过,”吴广林回忆道,“没有那半年的体验生活,话剧《红旗渠》也不会达到目前的成色。”

  将近八年,话剧《红旗渠》几乎走遍了中国,演出数百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有我们《红旗渠》的身影,”吴广林说,“一般认为这种主旋律的作品不会对年轻观众产生吸引力,但在巡演中,大学生观众非常多,而且无论是什么文化层次、什么年龄段的观众,没有说这部剧不好的。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红旗渠》让大家的心灵在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指引下获得了一次净化。在大鱼大肉的时代,人们需要《红旗渠》这碗灵魂上的玉米粥,从而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滋养。”

  “杨贵书记当时扶着拐杖坐在堂中,给人以霸气的感觉,像一名大将军。”吴广林回忆和杨贵初见面的场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也只有坚毅、果敢、霸气的人能够带领人们修建出红旗渠。”

  (记者王峰实习生王梅竹)

  《红旗渠的基石》作者焦述:红旗渠的无名英雄同样值得树碑立传

  以挂职作家身份闻名文学圈的焦述先生一直关注红旗渠的故事,他以70岁高龄仍多次深入林州偏远山区,对那些尚健在的修渠老人和为修渠而捐躯的勇士的后代一一采访,用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创作出了长篇报告文学《红旗渠的基石》。2016年秋,年近90岁的红旗渠总设计师、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回到林州时,焦述在红旗渠干部学院里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杨贵,两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焦述回忆,当听说自己正在写红旗渠的无名英雄时,杨贵非常高兴,连连赞道:“你能做这些事情太好了!修红旗渠背后是精神和血肉的凝结,是真刀真枪地干,是要吃大苦受大罪的,很多人还为此牺牲,但社会上知道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其实很多人的事迹和劳模是一样的,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在《红旗渠的基石》中,焦述从参加红旗渠建设的7万人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80人,一一为之树碑立传,其中有工程的决策人物和组织者,比如杨贵、李贵、马有金,也有大名鼎鼎的劳模、烈士吴祖太、李茂德、任羊成,但更多的是在开山、劈石、备料、后勤等方面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取名“红旗渠的基石”,焦述想表达的是:“基石是埋在下边不为人知,但却支撑着这座大厦。红旗渠有名扬四海的也有鲜为人知的,这些默默无名的建设者,是世界奇迹的创造者,更是红旗渠精神的基石。”(记者张丛博)

  “红旗渠”电视剧编剧、著名作家李佩甫:红旗渠代表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10年前,李佩甫去北京采访从事建筑行业的林州“红旗渠”后代们时,在京居住的杨贵听闻后还专程来看望。“他能在最困难的时期,做出修红旗渠的决定,很不简单。当时太行山缺水,一个县的人都困在了水上,修红旗渠下的是笨力,不是为了个人,那是为了大家的活。”李佩甫说。

  李佩甫曾先后创作《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红旗渠的儿女们》两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均登陆央视荧屏。

  上世纪90年代初,李佩甫曾数次到林州采访,在平原上长大的他,面对太行山壁立万仞的挺拔和陡峭,一下子被镇住了。当时他曾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在红旗渠上走了一趟,从渠首走到渠尾,并接触到为修渠落下伤残的林州人。他回忆说:“曾到山里的一户人家讨水喝,农家院子里坐着一个剥玉米的老人。老人很热情,却没有站起来,仍坐在那儿剥玉米。他的儿媳妇端出两碗茶水,喝着才发现他少了一条腿。问起,他说,当年修渠,丢在山上了。话语淡淡的。他很安详地坐着,金黄的玉米粒从他的手上流下来。”

  李佩甫说:“修建红旗渠是在特殊年代里用双手书写在大地上的一座丰碑,丰碑上有4个字:生生不息。只有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其所代表的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底色,是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不可战胜最生动的诠释。”(记者张丛博)

  交谊

  杨贵曾为大河报红旗渠特刊题写刊名:

  红旗渠民族精神的脊梁

  2015年3月29日,在红旗渠通水50周年来临之际,大河报记者专程到北京拜访这位奇迹的缔造者。

  记者拿出特意带来的近期大河报,杨老认真地翻看起来。“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认真,实事求是,修渠和办报纸是一样的,这样才会得到读者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谈起修建红旗渠的人和事,杨老记忆犹新。

  采访过程中,杨老多次提到一句话:“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杨老说,他一直信奉一句话:群众最关心的事,就是大事。“当时,林县在做一项重大决策前,都会和群众商量,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自作主张。只要决策正确,老百姓一定会同意,会支持。修建红旗渠就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群众积极参与,这么庞大的工程才能完成。”

  新时代的年轻人该如何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杨老表示,红旗渠精神其实也是一种敢于创业、敢于创新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既要敢想敢干,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那就有收获,就会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

  采访结束时,杨老不顾身体劳累,为“大河报纪念红旗渠通水50周年特刊”题写刊名:“红旗渠民族精神的脊梁”。

  (记者高志强牛静芳文图)

  杨贵·红旗渠大事记

  1954年,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当时的林县,水缺贵如油,十年九旱。

  1955年,杨贵带领林县人先后修建扩建淇河渠、露水河渠引水,弓上水库、南谷洞水库蓄水,对缓解林县干旱起了重要作用。

  1958年,多个县区向上级谎报粮食产量,杨贵实报林州小麦亩产114斤。后来上级征收征购粮,虚报产量的县区遭了殃,林县积攒下3000多万斤储备粮。

  1959年,大旱再临林县,杨贵沿着浊漳河向西行走,走到山西省平顺县石城公社地界时,突然听到波涛汹涌的水流声,“引漳入林”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生根发芽。

  1960年,杨贵派人拿着省委书记的信快马加鞭送到太原,经过多方协调,林县县委拿到了山西省委同意引漳入林的复信。其后,林县首批3.7万名修渠大军扛着工具,挑着行李,推着锅灶向山西平顺县石城公社出发。

  1964年年底,红旗渠总干渠全线开通,首次放水成功。

  1966年4月,红旗渠灌溉网络的主体工程全部建成。

  (记者高志强牛静芳)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