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初心
—评《光明日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共产党人的初心》一文
《光明日报》9月9日刊发了署名崔海教、包俊洪(文末注明二人分别系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总编辑、求是杂志社《红旗文摘》副总编辑)的文章《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滋养共产党人的初心》(见附录)。笔者的专业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对这类文章非常感兴趣。但读后不得不说几句话。
文章有两点非常值得肯定:一是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首先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去探求,该标题就直接点出了这一含义。文中也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源头”。该文比许多文章根本不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大谈特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二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性著作《共产党宣言》中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也是非常正确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性著作,马克思主义几乎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可以从《宣言》找到根据和源泉。该文引用《宣言》的基本思想即“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疑也是正确的。
但问题在于,《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著作绝不只是阐述了“两个绝大多数”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思想只是简单地从“两个绝大多数”是不能完全推演和证明出来的。因为《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许多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原理、两个必然原理、消灭私有制、两个决裂思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所有制原理、消灭阶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无产者联合起来原理等等。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第一版《序言》中说,希望读者不要忽略他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完全可以说,《宣言》的上述基本思想也是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单独论证或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某一基本原理时,可以单独引用《宣言》中的某一个观点或某一基本原理。但在论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时,只靠引述“两个绝大多数”思想从逻辑上是不能够说明和论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的。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两个绝大多数”思想不能离开《宣言》的其它基本思想解读它的科学含义,而《宣言》的整体思想、核心思想才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理论依据和源泉。
“两个绝大多数”不能离开阶级斗争思想。这“两个绝大多数”本身就是揭示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对立。因为在私有制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人生价值观必然是个人主义、私有观念。这也是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的核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大规模生产、集体协作、有组织有纪律等特点形成了无产阶级为大多数人的人生价值观。这两种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对立恰恰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对立、斗争的三个方面之一即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另两个方面是经济领域的斗争、政治领域的斗争)。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