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不打第一枪”

2020-08-31 6795 4
作者: 耿来意 来源: 乌有之乡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在“八七”会议上纠正了“书生主观的错误”,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从此“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便成了一个共识,成了共产党人的普遍真理和主张。

  毛主席说:“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里面出一切东西。”

  中国革命实现了从“书生造反”向武装革命的根本性转变,革命的局面焕然一新,枪杆子造出了一个新中国。

  枪杆子事关革命的成败,没有它,就“闹不出什么名堂来”。

  枪杆子是如此重要,但毛主席还有另一条主张:不打第一枪。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虽然建立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但磨擦仍然不断。毛主席制定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他说:

  “这条原则是很重要的,比方我在这屋子站着,他把我挤一下,我若让他,退一下,这样一步一步会挤得我无容身之地,所以,他挤来,我们反挤一下,挤回他到原来地位,他要磨擦,我们就反磨擦。”

  1945年5月31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结论中提出了在自卫中“不打第一枪”的原则,他说:

  “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第二条‘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三舍九十里,这是《左传》上讲晋文公在晋楚城濮之战 中的事,我们也要采取这样的政策。第三条‘礼尚往来’,这是《礼记》上讲的,礼是讲究往来的,‘来而不往非礼也, 往而不来亦非礼也’,你来到我这里,我不到你那里去,就没有礼节,所以我们也要到你们那里去。我叫国民党的联络参谋把这三条告诉胡宗南,希望他们也采取‘不为天下先’、‘退避三舍’、‘礼尚往来’的政策,这样就打不起来。他们不喜欢马克思主义,我们说:这是老子主义,是晋文公主义,是孔夫子主义。无论斯科比来了也好,蒋介石来了也好,我们都是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自卫原则。不打第一枪这个原则我们要谨记,从一个时期来看好像不一定有利,但从长远来看则是很有利的。当然到了该打的时候,就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

  解放之后,毛主席也屡屡表达“不打第一枪”的观点。

  1956年1月22日,毛主席会见南斯拉夫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应代表团的要求,他就国际局势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

  “我们要准备着。我们没有原子弹,不想打,苏联有,也不想打,但如果帝国主义丢下原子弹来了,我们准备打。……们认为,保持十年的和平是有可能的。当然,我们不是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要准备突然事变,但我们决不先打第一枪。”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