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颖:雷锋精神——新时代宝贵精神坐标
“精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雷锋精神为世人所耳熟能详,但其时代价值却不限于伦理道德,而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重要时代课题,这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充分展现资本逻辑“非常革命”的作用,又致力于消解资本逻辑的种种弊端,实现对资本现代性的时代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律令”,而是标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宝贵精神坐标。
雷锋精神的时代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三大里程碑”之所以巍然矗立,凭借的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接续的奋斗,不是内心的激动,而是理性的选择,不是物欲的满足,而是真理的信仰,不是物质的刺激,而是精神的支撑。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生产所编织的“小小寰球”上一条永不褪色的红色飘带,浇铸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大厦,构建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家园,焕发的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磅礴精神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伟大时代既是过去创造积累的成果,又是当前事业建设的基本前提,更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现实过程,因而必然无时不在呼唤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雷锋精神以共产主义信仰为核心,始终闪耀着崇高理想的光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种格局、视野、境界,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精神品格,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底色。
雷锋精神涵养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之源。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与雷锋精神高度契合。特别是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精神、敢于探索的钉钉子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以及永远牢记使命的激情、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伟大改革开放的志向,作为雷锋精神的当代转化形态,无不彰显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抒发着“敢为砥柱立中流”的壮阔,预设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愿景。
雷锋精神展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之魂。马克思预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视野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等,都不是他已经设计和规划好的社会图景,而是“那些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又是追求崇高社会理想的精神表达。雷锋精神作为共产主义精神的“缩略语”,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交织,携手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渐次接近,是超越资本现代性、致力规避资本逻辑弊端的精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