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继光、邱少云齐名!他的事迹让更多人了解了志愿军铁道兵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用一场威震世界的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解放军报微信陆续推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文章,一起回顾那段英雄岁月。
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一级战斗英雄杨连第的英雄事迹。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1师1营1连副连长,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8月抢修陇海铁路八号桥时,他不顾生命危险,冒险登上了45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了修桥任务,荣获了“登高英雄”称号。
1950年9月,他被部队选派到北京,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接见,并在天安门参加了国庆一周年观礼。1950年11月,杨连第随铁道兵入朝参战。在抢修沸流江大桥的战斗中,他根据敌机轰炸的规律,大胆提出利用敌人轰炸间隙在白天施工的建议,大大加快了抢修进度,此经验在铁道兵各部队得到推广。
杨连第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1951年7月,杨连第任副排长,不久后随部队来到清川江大桥。当时,恰逢朝鲜北部发生特大洪水。为修复江心桥墩,杨连第提出搭钢轨浮桥的建议,并冲在最前面。在英雄杨连第的带动下,1连从人均日挖土方1立方米提高到了2.5立方米,全连仅用7天就完成了10天的任务,使便桥提前竣工,新成川至三登间铁路重新开通,受到东北军区通令嘉奖。1951年9月,杨连第被选为志愿军国庆观礼代表团代表回到北京,并出席了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此后,他又随志愿军代表团在华北各地进行巡回报告。再返朝鲜前线后,杨连第升任副连长。
1951年11月4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在中南海接见杨连第(后排右四)等志愿军英模代表。
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因美军空袭而牺牲,年仅33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连第烈士为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命名杨连第生前所在连为“杨连第连”,铁道部命名杨连第抢修的陇海铁路八号桥为“杨连第桥”。
杨连第生前所在连队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杨连第连”。
杨连第的英雄事迹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志愿军铁道兵——这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了不朽功勋的英雄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被赶到了清川江以南。此后,中朝部队乘胜南下、东进、西伸,战场迅速扩大,部队逐渐增多,对作战物资需要的数量越来越大,而这时北朝鲜铁路已遭到严重破坏,能勉强维持通车的只有107公里,远远不能适应大量武器装备和各种军需物资运输的需要。为加强战区铁路的抢修和维护,迅速改变后方运输的被动局面,中央军委于1950年11月命令铁道兵团部队立即入朝遂行铁路保障。11月5日,铁道兵第1师入朝,担负朝鲜北方满浦(满浦—西浦)铁路抢修和鸭绿江大桥的修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