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乡村小学调查
前言:大环境是怎样“激励”教师的?应对压力,教职员工是如何“拉帮结派”的?在暑假期间从某乡村学校教师人员身边了解了一些信息,做了一番草草的观察。
一、乡村小学概况
这所乡村学校位于湘粤边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学校所在乡村距离县城很近,交通很便利,当地人群生活悠闲,压力较小。该校教职员工共33人,学生共250余人。每个年级两班,每班20人左右。校内只有宿舍、食堂和教学楼。宿舍在19年后便不再住学生,只有少数老师临时居住;教学楼在2010年完工,共2125平方米,四层;食堂可以容纳百人进餐。
二、教师的情况
(一)教师的待遇
乡村教师的工资有基本工资、绩效、课时补贴与食堂补贴,其中每节课的补贴20元,理论上最高工资每月6000左右,但绩效发放总是拖欠一两年,算下来正常情况下工资每月在3000—4000左右(排除职称)。他们会住在附近中学的宿舍,一间宿舍大概40余平方米,一室一厅,带阳台、储物间、卫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食堂一顿饭大概在3块左右,时常会有牛肉。
宿舍理应是为了吸引乡村教师而免费的,但最近出现了一些情况,中学宿舍应市教育局要求要宿舍每月收100元,如果只是这样教师们不会太多反对,但要求从宿舍入住日开始算,这样就让许多教师十分气愤,有人住了四五年,有人住了十多年。这次收费不合规不合理,教师们都不想不交,但上级以处分相威胁,这件事现在正在发酵。有人怀疑是上面财力不足,需要50万来平账,所以用了这个不合规的办法。而本校总务主任对此语焉不详,负责收帐的她也觉得如此。
(二)评职称是主要激励措施
1.教师首要目的是什么
教书育人,这才是教师岗位存在的意义。但是现实中的激励机制有所不同。评职称似乎成了教师的主要工作目标,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大多数教师之所以留在乡村,是因为在乡村评职称相对简单。
2.为职称而努力
教师们的大多数行为,是为了职称评定,他们会多拿证书,也有许多证书造假的行为。学生的成绩好,在县内的班级排名高,评职称的得分是很高的。
3.职称评定市场有价
该学校今年有普通指标三个、基层指标一个评定中级职称。学校拿到指标后,还要经过测试,此时教育局会刷下一批人,这点最让教师们头疼了,所以就要找关系,塞钱。有人说市场价格在3000左右,有人说要6000,不论什么价,绝大部分人都为此找遍了关系,都为此塞了钱。流传教育局的人每年因此收受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