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人的下岗潮

2025-04-18 6054 5
作者: 拂晓 来源: 闲人茶社公众号

  四十多年,楼高了,灯亮了,路宽了,车多了,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了。

  但是,在这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有6000万下岗职工在默默地流泪。

  提起这些事,下岗工人那写满沧桑的脸上,总会流露出不尽的无奈和悲伤,似乎憋着一肚子的苦水。

  他们是满面春风,唱着《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这首歌走进工厂大门的。那个年代,他们满怀豪情地钻技术、学文化、甩开膀子干“四化”;那个年代,他们挥洒汗水,奉献了金色的青春年华。那个年代,他们在追梦,要在二十年后举杯欢庆的时候,充满自豪地再次高歌:“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然而,他们没有料到,梦想竟一夜之间破灭了。他们不再是企业的主人,浑身被人贴满了“冗员”、“包袱”、“累赘”的标签。

  他们震惊了,在苦苦地思索:到底发生了什么?

  艰难的回忆,把历史的镜头拉回到了1978年。

  从那个时候开始,曾经被打翻在地的走资派们获得了解放。

  他们自称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说新中国“前三十年”太落后贫穷了,必须改革才能叫日月换新天。

  他们行吗?这条路走得通吗?人们感到了彷徨和不安。

  面对人们的质疑,他们

  早已成竹在胸,毕竟工人的思想是单纯的。

  以前,“走资派”这三个字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今天,这三个字却成了他们的金字招牌。

  他们首先夺取了话语权,利用各种渠道诉说冤屈。先是把自己的“不幸遭遇”说成是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惹的祸,并信誓旦旦地说要带着大伙奔小康。

  朴实善良的工人们被感动了,他们不甘贫穷,渴望幸福生活。不知不觉中,在他们心中走资派不再可恶,而是成了能够扭转乾坤的英雄。

  就这样,走资派们在获得人们同情的同时,也赢取了几分信任。

  可是,质朴的人们忘记了狼的吃人本性,忘记了东郭先生的教训,更没想到在温柔面纱的后面,是一张狰狞的面孔和呲着獠牙的嘴。

  十年的风雨,并没有触及到他们的灵魂。他们必须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且早已形成了罪恶的计划。

  在取得人们的信任之后,他们从80年代开始,疯狂地否定“前三十年”,凡是与“集体”二字有关的,一律说成是改革开放的绊脚石、养懒汉的温床,甚至说成“极左”的产物。

  他们提出要“解放思想”,于是便把外国说成是人间天堂,把中国人说成井底之蛙。他们要求人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接受外国的文化。

  听着亚洲“四小龙”的故事,穿着摩登的时装,看着大尺度的美女照,跳着洒脱的探戈舞,人们不知不觉中了“糖衣炮弹”,心里那根阶级斗争的弦很快便松弛下来。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