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3项研究与欧洲食品安全机构报告确认铅对儿童神经发育损害没有最低阈值


  附录4:中国学者3项研究与欧洲食品安全机构报告确认铅对儿童神经发育损害没有最低阈值,是一种有全身多脏器毒性的重金属,具有极强的蓄积性!

  仅这一条理由,继续在任何范围推广添加“含≤4mg/kg铅+≤3mg/kg砷”碘酸钾的食盐必须全面禁止!

  “1991年,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定需要引起关注的血铅基线阈值, 即“关注水平”(Level of Concern)为10μg/dL,但近年研究表明,儿童血铅水平即使低于10μg/dL,仍可导致神经发育方面的损害[13]。故美国在2012年基于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NHANES)1~5岁儿童血铅P97.5水平,将儿童血铅“参考水平”调整为5μg/dL,并认为应尽量采取措施降低铅暴露。”(证据03,2018) 基于铅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将6μg/dl作为诊断儿童铅中毒的标准。然而铅对蛋白质金属结合位点的高亲和力,使得它在以前认为安全的较低浓度下也可以干扰细胞的生理功能,提示铅的毒性作用没有阈值性,即体内有铅便有毒,因此,“零血铅”已成为临床控制儿童铅中毒的目标。”(证据1,2008) “铅对儿童神经发育损害没有最低阈值,是影响儿童神经发育的最主要环境因素,铅是一种有全身多脏器毒性的重金属,具有极强的蓄积性。(证据2,2013)

  欧洲食品安全机构(EFSA)确认(证据4,2010): 铅的半衰期,在血液中约为30天,在骨骼中长达10-30年; EFSA食物链污染物小组(CONTAM小组)确定了幼儿中发育性神经毒性与成年人心血管作用和肾毒性为风险评估关键作用。...” “CONTAM小组得出结论,目前的PTWI为25μg/ kg b.w.不再适用,因为没有证据表明铅导致的严重影响的阈值。在成人、儿童和婴儿中,暴露的波动范围如此之大,以致于不能排除某些消费者,尤其是1至7岁儿童,受到铅影响的可能性。保护儿童免受潜在神经发育影响的风险,将对所有人群中铅的所有其他不利影响起到保护作用。”

  科学证据01(2008):第四军医大学王强博士论文《铅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跨膜转运机制的探讨》确认:

  “铅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在体内可以长期蓄积,对人体可以产生全身性多系统的损伤。它具有很强的神经亲和性,可在神经组织中蓄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长期的不可逆的损害。近些年发现,铅的毒性作用没有安全阈值,即体内有铅便有毒。在人群中更为普遍的是慢性低水平铅中毒。”

  “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将儿童铅中毒定义为:只要儿童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μg/dl,不管其有无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生物化学指标改变,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我国目前还未制定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诊断标准。国内一般使用美国的标准。然而,对儿童的研究发现,即使在血铅浓度低于10μg/dl也会产生神经系统的不可逆的改变。基于铅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将6μg/dl作为诊断儿童铅中毒的标准。然而铅对蛋白质金属结合位点的高亲和力,使得它在以前认为安全的较低浓度下也可以干扰细胞的生理功能,提示铅的毒性作用没有阈值性,即体内有铅便有毒,因此,“零血铅”已成为临床控制儿童铅中毒的目标。”

  王强,铅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跨膜转运机制的探讨,第四军医大学(博士论文),2008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90026-2008196536.htm

  科学证据02(2013):《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育部-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颜崇淮、徐健、李旻明获”科技部973项目(2012CB525001)、卫生部行业公益性项目(201002001,201002006)、环境保护部行业公益性项目(2013467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016)”支持综述研究《儿科医师应重视儿童铅中毒问题》确认:

  “儿童铅中毒作为一个独立的儿科疾病被认识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2],由于意识到儿童在对铅的毒性易感性方面与成人存在诸多不同,儿童有更多机会受到铅暴露的威胁,同时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对铅的毒性也更加敏感,这促使美国CDC于1970年单独为儿童设立了铅中毒诊断标准:当儿童血铅水平达到400μg/L以上时即为铅中毒,而不是成人的600μg/L;

  “随着儿童对儿童健康危害研究的不断深入,美国疾控中心(CDC)在1975年将可接受的儿童血铅水平降低为300μg/L,1985年又调整到250μg/L,1991年再次降为100μg/L。即当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时,即需要进行干预或治疗,同时建议所有6岁以下儿童均应进行血铅水平筛查[3],这一标准于1993年由美国儿科学会(AAP)向全美儿科医师推荐[4],并在1994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一届全球儿童铅中毒预防大会上得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学者进一步认定。

  “近20多年的全球范围内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发现,铅对儿童发育毒性没有安全阈值[5],即使儿童血铅水平在50~100μg/L范围,甚至更低时,血铅水平与IQ仍然负相关,据此美国疾控中心(CDC)儿童铅中毒专家咨询委员会于2012年将儿童血铅干预水平再次下调到50μg/L[1]。

  “铅对儿童神经发育损害没有最低阈值,是影响儿童神经发育的最主要环境因素,铅是一种有全身多脏器毒性的重金属,具有极强的蓄积性。

  “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0~6岁儿童是铅毒性的高危人群;铅对儿童的毒性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700μg/L以上较高的铅暴露水平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中毒性脑病或死亡;当儿童血铅水平在100~200μg/L时,虽不至于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即所谓的亚临床铅暴露水平,也会导致儿童出现多动、注意缺陷、记忆力下降,认知和行为能力受损。

  “近20多年全球范围内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发现,铅对儿童发育毒性没有安全阈值[5],即使当6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低于100μg/L也是不安全的,研究发现儿童血铅水平在50μg/L左右时,儿童的IQ与血铅水平依然呈负相关关系[6-9],表明儿童血铅在这一水平仍然损害神经系统,影响儿童认知、行为发育。”

  颜崇淮et al,儿科医师应重视儿童铅中毒问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ERTO201310003.htm

  科学证据03(2018):《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发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省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岳茜岚、霍娇、曹梦思、陈锦瑶、张立实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030053)”支持总数研究《铅的神经行为学毒性研究进展》确认:

  “在婴儿期, 母乳是婴儿铅暴露的主要途径。摄入含铅的灰尘、土壤或接触含铅的玩具器皿也是儿童铅暴露的一项重要途径。铅及铅化合物是一种多靶器官毒物, 其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具有不可逆性[1,2]。近年来, 各方面研究就铅对儿童神经毒性的阈值、对成人认知能力的影响等累积了一些新的证据。”

  “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损害作用从胎儿期即已开始,通过影响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传递而损害学习和记忆能力,通过破坏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传递而引起运动控制、记忆、注意力障碍[12]。铅暴露对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已成为了全球健康问题。”

  “1991年,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定需要引起关注的血铅基线阈值, 即“关注水平”(Level of Concern)为10μg/dL,但近年研究表明,儿童血铅水平即使低于10μg/dL,仍可导致神经发育方面的损害[13]。故美国在2012年基于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NHANES)1~5岁儿童血铅P97.5水平,将儿童血铅“参考水平”调整为5μg/dL,并认为应尽量采取措施降低铅暴露[1]。”

  “目前学界公认儿童血铅水平无安全范围,任何水平的铅暴露对儿童的发育都是不利的;且成年期铅暴露对其神经行为功能也有不良的作用,故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铅暴露。”

  岳茜岚et al,铅的神经行为学毒性研究进展,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1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PAJ201814004.htm

  科学证据04(2010):《EFSA杂志》(EFSA Journal)发表欧洲食品安全机构(EFSA)《关于食品中铅的科学见解》确认:

  “铅主要以无机形式存在于环境中。人体暴露主要是通过食物和水,有些则通过空气、灰尘和土壤。在一般成年人中铅饮食暴露量为0.36至1.24μg/ kg,在欧洲高摄入量人群中每天高达2.43μg/ kg体重。婴儿的暴露范围每天为0.21至0.94μg/ kg体重。儿童暴露范围每天为0.80至3.10(普通消费者),高量摄入者最高每天可达到5.51微克/千克体重。谷物产品是饮食中铅暴露的最大来源,而灰尘和土壤可能是儿童重要的非饮食来源。铅在儿童中的吸收量要比成年人多,并在软组织和骨骼中积累。铅的半衰期,在血液中约为30天,在骨骼中长达10-30年,排泄主要在尿液和粪便中。食物链污染物小组(CONTAM小组)确定了幼儿中发育性神经毒性与成年人心血管作用和肾毒性为风险评估的关键作用。...”

  “CONTAM小组得出结论,目前的PTWI为25μg/ kg b.w.不再适用,因为没有证据表明铅导致的严重影响的阈值。在成人、儿童和婴儿中,暴露的波动范围如此之大,以致于不能排除某些消费者,尤其是1至7岁儿童,受到铅影响的可能性。保护儿童免受潜在神经发育影响的风险,将对所有人群中铅的所有其他不利影响起到保护作用。”

  EFSA Panel on Contaminants in the food chain (CONTAM),

  Scientific opinion on lead in food. , EFSA Journal, Oct 2010

  欧洲食品安全机构(EFSA)食物链污染物小组(CONTAM),

  关于食品中铅的科学见解,EFSA杂志,2010年10月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1935002_Scientific_opinion_on_lead_in_food_EFSA_Panel_on_Contaminants_in_the_food_chain_CONTAM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