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中医药辨证施治展身手

2020-02-29 4679 1
作者: 记者 来源: 人民日报

  强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是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的一个鲜明特点。截至2月24日,各地派出的4900余名中医医务人员战斗在湖北抗疫一线。

  2月20日,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参与救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中西医密切协作、联合攻关,发现了一批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雷神山医院自建成以来共收治1000多名患者。该院中西医结合病区,由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医疗队分别由上海、广东、吉林医护人员组成。

  上海中医医疗队

  多措并举缓解病痛

  由122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上海中医支援湖北医疗队,2月15日到达武汉,接管雷神山医院C5、C7病区。医疗队副领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李斌告诉记者,两个病区从2月19日开始收治首批病人。

  “我们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依据第六版诊疗方案进行西医的常规诊治,同时加入中医外治疗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敷贴和功法等传统医学手段。”李斌说。

  岳阳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王振伟发现,患者中有的因病程较长,实症转虚或虚实夹杂的情况较为普遍;还有一些病人,已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但收效不明显,症状虽消失,核酸检测却未转阴性。“对这类病人,除了口服中药汤剂,还采用针灸等非中药疗法,提升免疫力。”

  据了解,在负压隔离病房里,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传统针灸不易定位且存在安全风险。医生们临时做出调整,将传统针灸改为采用管针、揿针等更为安全的针刺方式。

  对于轻症和恢复期病人,医疗队还带来了一套“六字诀”中医功法。“它最早见于陶弘景的记载。以前我们用它来治疗慢阻肺效果不错。新冠肺炎患者易有肺功能损伤、纤维化,教会大家练功法,不光能缓解生病、住隔离病房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对后期康复大有好处。”王振伟说。

  在王振伟看来,国家诊疗方案像“总舵”,已为新冠肺炎治疗定下总体方向,每位中医要做的是辨型施治的小调整。“以热为主、以湿为主、以堵为主、以淤为主、以虚为主等等,因人而异。”

  广东中医医疗队

  扶正救肺分类施策

  广东中医医疗队分管的雷神山医院传染三科六病区,2个小时收满48名患者,其中重症12例、危重症2例。

  一名82岁的女性患者,此前已经治疗20多天,但症状并未好转——不仅发热咳嗽,还严重失眠。接到病人后,队员立即对其进行会诊,开具中医汤药,还进行了针灸。当晚,患者的睡眠及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善。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