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从中医看,可以称新冠为“湿毒疫”

2020-05-02 5658 6
作者: 刘映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刘映)新冠肺炎大流行已构成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威胁,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中国方案中应对疫情的宝贵经验之一。但中医药参与国际抗疫情况如何?如何推动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发挥更多作用?近日,新华网“全球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系列访谈连线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分析中医药参与国际抗疫存在问题及破解之道。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任重而道远,部分国家逐步认同和准入中医药

  新华网: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艰苦努力,为世界赢得了时间。然而,疫情仍在全球快速蔓延,您对此有哪些新的观察与思考?

  张伯礼:截至4月27日,全球确诊人数约300万人,死亡人数约20万人,形势非常严峻,且尚未看到任何出现拐点的迹象。我感同身受,非常担心和忧虑。对一些国家政府的防治策略表示震惊,对医务人员防护物资短缺表示同情,对一些国家民众对戴口罩的抵触情绪不解。有文化差异,国情不同,更有执政理念的根本区别。全球疫情在多国家、多点暴发,我国防控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境外输入性压力,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都还是疫情防控的隐患,切莫放松警惕。

  新华网:我国也把中医药经验积极推荐到国际社会,您在与国外专家分享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时发现了哪些问题?

  张伯礼:现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相关组织多次表示愿同有需求的国家开展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目前,已及时主动同WHO合作,分享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把中国最新版本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第七版)翻译成英文、法文、葡萄牙文、日文、俄文、西文、匈文等多种语种,世中联、世针联、中华中医药学会等还通过远程视频进行了数十次的学术交流,主动跟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分享救治经验。同时,我国有关组织和机构已向伊朗、泰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中成药、饮片、针灸针等药品和器械。此外,还选派中医师赴外支援,并一直与境外相关单位、专家保持着密切联系。

  我和我的团队也一直在开展这方面的国际援助。3月26日,我通过世界中联组织的中医药参与全球抗疫支持行动向国际分享了“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国方案的亮点”,全程共计64个国家地区数十万参与者在线。应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邀请,向中国留日侨胞和留学生开展中医药抗疫经验和新冠肺炎预防知识的分享。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