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诗文引用:儒家经典和苏轼引用频率最高

2017-10-26 799 0
作者: 艺绽 来源: 长安街知事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墨梅》

  在昨天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最后引用的《墨梅》诗句,清新隽永又带着浩然正气,成为刷屏金句。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淡墨画成的梅花,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外在的夸赞,只愿在天地之间静静散发清香。同样,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并不追求世界的夸赞,但求坚守自我、实事求是,为世界不断带来有益的影响。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2012年11月15日,五年前那场举世瞩目的记者见面会上,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以质朴的话语打动了无数人。而那句“夙夜在公”,则是出自《诗经·召南·采蘩》。

  近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内政外交场合画龙点睛地引用经典诗句,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也由此,这一张张中华文化的金名片道出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自信。

  儒家经典最常提

  从诸子百家到民谚俗语,都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用典的广泛来源。不过,习近平引用最多的是儒家经典名言。

  “学习中国”app基于习近平公开讲话中引用的近500条典故统计,他曾引用《论语》32次,《孟子》16次,《礼记》15次,《荀子》、《左传》各8次,《史记》、《周易》、《尚书》各7次,《诗经》3次,《二程集》等儒学经典著作也被多次引用。

  

  ▲孔子

  1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引自《礼记·大学》)

  齐家是治国的先决条件,治国则是齐家的最终效果,两者紧密相连。治国要从教育自己的家人开始,假如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没有资格更没有可能去教育别人、教化百姓,国家当然不可能治理好。

  2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引自《论语·子路》)

  关于“正”,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