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要这样传承发扬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让我们回望历史,追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如何锻造的,思考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发扬这一伟大精神。
砥砺民族风骨:不畏强暴、反抗强权
在当天的纪念大会上,习近平说:“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一场本来发生在朝鲜半岛的内战,却由于美国的强势介入和直接出兵,演变成国际性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此时,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正是百废待兴。出兵朝鲜,就要同拥有世界上最优良装备的美军交锋,要冒极大的风险。全面考虑战略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最终作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重大决策,“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
“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援助朝鲜兄弟民族的解放斗争,保卫中国人民、朝鲜人民和全亚洲人民的利益,我们志愿开赴朝鲜战场……”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誓词,也是他们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念所在。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正如习近平在10月23日的大会上所说:“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1950年12月,北京,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的学子被同学们戴上光荣花。
汇聚民族力量:万众一心、勠力同心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号召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
著名豫剧女演员常香玉和爱人陈宪章决定,通过义演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陈宪章很快写出了义演的剧本,这就是后来唱响大江南北并拍成电影的《花木兰》。半年时间里,香玉剧社行程上万里,演出180多场,终于攒够了买一架战斗机的钱,实现了捐飞机的愿望。这架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
△“常香玉号”飞机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支援了前方作战。据不完全统计,仅仅一年时间,捐献的钱款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
在10月23日的纪念大会上,习近平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此言说罢,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