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东博会致辞释放了什么信号?
11月27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这次致辞,意义非同一般。
新局面
早在2013年10月访问印尼时,习主席就提出了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7年来,双方的密切合作让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了新生机。用习主席的话来说,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这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的集装箱码头(2019年11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当世界站在转折的十字路口,全球遭遇保护主义逆风,作为好邻居的东盟,在中国外交伙伴中有何定位引人关切。
“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习主席这样说。
大变局下,亲自为会议致辞,一个“优先方向”、一个“重点地区”的表述,足见中国对东盟作为战略伙伴的重视。
这种重视基于双方命运与共的纽带,这仅从经贸领域就可见一斑——
今年以来,尽管受疫情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大幅萎缩,但东盟却超越欧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为双方经贸合作打开新局面。
可以想见,14亿人口的中国大市场加上6亿人口的东盟大市场,将产生“1+1大于2”的效应。打造更有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无疑将成为双方抵御外部风险的有力“武器”。
新抓手
打开新局面,还需新抓手。
战略互信、经贸合作、科技创新、抗疫合作……围绕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习主席提出四方面倡议。其中,“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抓住数字经济的新动能,习主席为未来双方合作指明新路径。
△浙江省杭州市的5G农贸市场——骆家庄农贸市场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交易、客流等相关情况(2020年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抢抓机遇,方能在危机中育新机。
经此一“疫”,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从金砖到APEC、G20,近期陆续召开的国际会议中,数字经济都成为习主席讲话中的高频词。
新形势下,“一带一路”要焕发新活力,更需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
在这方面,中国与东盟之间有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东盟方面曾预计,到2025年,东盟的数字经济将从2015年占GDP的1.3%提高到8.5%。而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对东盟而言将是分享经验的珍贵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