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19年3月1日,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
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