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打开新生活——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二

2025-02-15 104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题:“人工智能+”,打开新生活——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二

  新华社记者翟伟、孟含琪、宋晨

  从教育评价大模型到智能医疗诊断,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健康陪伴智能机……“人工智能+”,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百姓日常,打开生活新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一系列细化推进举措纷纷出台,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

  明察秋毫的“教师助手”

  寒假期间,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徐昊熟练操作着电脑上的“知新”教育评价大模型,阅读他专属的教学评价报告。

  “您讲授的‘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课程质量很高,但您的口头语比较频繁……”报告共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行为等28项指标,还会针对提升教学质量给出合理建议。

  “比如它提醒,我在其中一页PPT停留了10分钟,表明这部分内容较难理解,建议增加互动环节。”作为“知新”教育评价大模型项目开发负责人,徐昊感到自己更是大模型的受益者。

  2025年1月24日,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徐昊利用“知新”教育评价大模型查看教学评价报告。新华社记者 孟含琪 摄

  大模型诞生不到一年,已对全校6000多门课程进行“学习”,并成功扮演了“教师助手”的角色,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反馈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训练大模型,让它‘学习’图书馆内千万册书籍和期刊论文,为师生提供更多学术助力。”徐昊说。

  【新闻深一度】

  根据学习习惯、能力水平以及兴趣偏好,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智能辅导系统模拟教师角色,随时答疑解惑;通过“学习”大量教学资料形成智能化教案,供教师参考;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对于视力或听力障碍的学生,提供语音或图像识别技术辅助学习……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持续催生新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教育”将加快发展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精准专业的“医生搭档”

  浙江桐乡乌镇居民朱伟滨近日来到当地的智能医院。智能导诊机器人的解答,让他很快明晰了就诊流程。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