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几个重要论断

2025-02-27 149 0
作者: 吴弘 来源: 党的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多个场合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为什么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哪些金融风险、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作了系统回答和研究部署,为做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各项金融工作,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重点选取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要论述中的几个代表性论断,分析阐释习近平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战略方向、实践重点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2018年4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意义,阐明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人民利益,体现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2023年 10月,习近平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这些都要求我们“把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以高度重视和系统把握。

  一是事关国家安全。金融安全通常指一国的金融体系能够抵御内外部冲击,金融主权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以及国家其他利益也免受金融手段或渠道所致的危险和威胁。习近平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2015年 7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首次在法律层面将金融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也表明金融安全之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实践中,金融安全涉及的风险因素广泛存在于国家运行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如果金融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其所引发的市场和社会动荡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在冲击经济体系的同时,还可能波及其他部门,最终危及国家安全。这意味着没有金融安全,国家安全体系就会产生巨大漏洞,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各领域安全都难以得到有效支撑和保障。可见,金融安全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当前,从国际看,一些国家长期享受国际金融霸权,把金融作为地缘博弈的工具,屡屡玩弄货币霸权,动辄挥舞“金融制裁”大棒,对其他国家进行金融干预和破坏,导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曲折漫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但也需要注意,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风险易发多发期,国际金融形势的不稳定正在持续加剧国内金融风险的防范压力。一些居心叵测者妄图兴风作浪、趁乱牟利,有“看空者”“唱空者”,有“做空者”“掏空者”,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