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近七成学生认为网游是“带来幸福生活的能量”

2019-04-09 1100 0
作者: 佚名 来源: 法制日报

  导读

  值得关注的是,据中国青年少年研究中心2018年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认知特征方面,73.8%的中小学生认可网络的学习功能;超过七成(达到74.5%)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能够缓解压力,仅三成(30.9%)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会引起暴力倾向;超过九成(达到91.6%)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使业余时间更愉快,近七成(68.2%)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是“带来幸福生活的能量”。

  据法制日报9日报道,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一版《国际疾病分类》,其中明确将“游戏障碍”列入了精神疾病的范畴中,同时也给出了两条“游戏障碍”的判断标准:第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第二,社会功能受损。

  两个月后,8月的一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邮政营业所主管谢坚接到一位同事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说自己朋友的小孩得了白血病在京治疗,但要付款给医院的时候才发现银行卡里的十多万元钱全没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小孩把钱用在网络游戏上了,每转一次就是几千元,一共转了十多次。

  “这是救命钱啊,真是让人痛心。”作为人大代表,谢坚得知此事后心情十分沉重。实际上,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接到这种因为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求救了。

  据谢坚讲,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多次收到群众,甚至公安部门提出的相关诉求,希望他能向国家建议对网络游戏立法,加强网络游戏监管。于是,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谢坚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监管及尽快立法的建议。

  实际上,不仅仅是谢坚,还有多位人大代表今年也提出了有关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网络游戏管理的建议。

 

  青少年沉迷网游带来诸多危害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12岁到16岁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游戏成瘾的患病率约为27.5%。可以说,有关网络游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青少年沉迷网游已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应当看到,一方面,网络游戏由于特有的虚拟性、体验性、社会性、娱乐性等特征,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另一方面,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家长们普遍忧虑担心青少年玩网络游戏受到伤害或者沉迷其中,全社会也都对网络游戏及青少年教育、成长予以广泛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据中国青年少年研究中心2018年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认知特征方面,73.8%的中小学生认可网络的学习功能;超过七成(达到74.5%)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能够缓解压力,仅三成(30.9%)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会引起暴力倾向;超过九成(达到91.6%)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使业余时间更愉快,近七成(68.2%)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是“带来幸福生活的能量”。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