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全国“最美职工”:把勤劳和智慧献给亲爱的祖国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19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他们用双手建设美丽祖国,创造幸福生活;他们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带动更多的人继续拼搏。
用热情书写无悔人生
最让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高级业务经理兼飞行区工程部总经理吴志晖难忘的,是参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的工作经历。
2010年年底,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获批成立,吴志晖放弃了原先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披星戴月地奋战在京津冀的荒郊野外。他通过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带领部门员工先后参与并圆满完成了新机场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等多项里程碑式的重要工作,为北京新机场开工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6月,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面建设阶段,吴志晖主持管理飞行区工程建设。这是民航建设史上新建规模最大的飞行区工程,施工占地18平方公里,参建单位30余家,一次新建4条跑道,铺筑面积达950万平方米。
面对新的环境和职责,吴志晖快速适应,组织飞行区全体施工单位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参建热情,克服了交通运输不利等影响因素,经受住了施工面积大、质量要求高、多工种多工序交叉施工诸多困难的考验,带领飞行区工程部全体建设者创造一次性建成“三纵一横”四条全向型跑道的新标杆。
2018年12月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三纵一横”四条跑道全面贯通,工程进展得到高度认可。这成功的背后,融入了吴志晖团队的大量心血。面对鲜花和掌声,他说:“能够参与历史、创造历史,我无怨无悔!”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在“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肩负着国际联运车辆的技术交接工作,她们就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车辆段女子检车班的姐妹们。工长陈佳,就是她们的带头人。
技术交接的工作性质是无固定时间接车、无固定时间吃饭、无固定时间休息,只要有俄方车辆到达,就会见到陈佳等人忙碌的身影。
有一年除夕夜,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满洲里,气温也骤降至零下44摄氏度。同时,车辆的许多部位也被大雪掩埋。陈佳没有退缩,她带领姐妹们用双手扒开积雪。脸冻疼了,就用冰凉的手套揉一揉;脚冻麻木了,就使劲跺一跺。那一夜,陈佳等人一直在风雪中忙碌,等接完最后一列车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有人问陈佳,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们坚守在这个艰苦的岗位,陈佳说:“我们坚守在这里,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坚韧,是‘给车辆体检、为祖国把关’的坚定信念。”
做精、做细、做到极致
一微米有多细?一根头发丝的1/60!一微米有多难?精密模具的制作一般是2至5微米,一微米精度的模具目前在市场上较罕见。江苏省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陈亮的拿手绝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一微米之间。
对于精密制造,细心是必不可少的。陈亮所在的公司一般接的是精密模具个性化定制,没有现成模具可参考,每一次订单都要仔细研读分析。他为自己立了一条工作准则:“再仔细一点点,离一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
实际上,一个看似简单的部件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加工成废品,难度非常大。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超强的耐力和技巧,或站,或弯腰半小时加工一个精密零件是常事。有时,陈亮接连几天废寝忘食,反复做了很多次,模具都不能达到完美精致的标准。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精、做细、做到极致!”陈亮深知,只有培养更多的工匠,“中国制造”才能“不畏细节,不惧时间”。
在平凡岗位上做最好的自己
30多年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中小件加工厂钳工魏红权只做了一件事:坚守在钳工岗位,脚踏实地,攻坚克难。
针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DL250超重型数控卧式铣车床主轴顶尖锥孔精度差的难题,魏红权通过对轴向轴承的提精和采用对主轴锥孔自磨和研磨的加工方法,确保了产品质量。该设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限制,成功地为国家战略装备的研制提供了关键的加工技术保障。该设备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兵器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还主持试制了华工激光研发的多功能数控激光焊接切割复合加工机床,用来替代进口产品,该机床已国产化批量生产。针对机床设备关键零件——高精度分度齿盘的平面磨削加工难题,他使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磨床夹具,以磨削代替研磨的方式,使其加工效率提高20倍以上。
从业以来,魏红权先后攻克了公司300多台机床产品综合精度超差而不能交付用户的技术难题,参与完成国家及省市重大项目3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在月背刻下中国足迹
自2004年11月成立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总体设计团队(以下简称“设计团队”)作为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抓总研制单位,承担着我国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及空间科学等型号任务,始终致力于新型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器系统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
在广袤的深空“逐鹿场”,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设计团队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取得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技术成果,推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改变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作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总体,设计团队针对新增中继链路、系统级试验工况复杂,飞行任务执行过程中不可逆和影响成败的关键点多等特点,强化两器一星接口验证设计,加强精细化控制。同时,以飞行程序和故障预案、动力下降初始点策略等工作为重点开展复核复审,确保设计正确,接口匹配、验证充分。完成了与地面测控和应用系统的对接联试,两器一星接口验证,巡视器在轨遥操作演练等工作……全力托举“四姑娘”探索月背。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一路行来,设计团队全员挥洒汗水和智慧,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在寥廓深空,逐步将“梦想在望”变成“梦想在握”。
(本报记者 任欢)
原标题:把勤劳和智慧献给亲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