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探国产大飞机:从运10到C919

2019-12-06 1950 0
作者: 张鹏禹整理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运10到C919,中国人正一步步实现着蓝天梦

  近探国产大飞机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101架机首飞成功。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运10飞机驾驶舱。记者 张鹏禹摄

  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大场基地ARJ21总装生产线一片繁忙。张海峰摄

  C919首飞机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ARJ21飞机在内蒙古海拉尔进行高寒试飞。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2017年5月5日,怀揣着大飞机梦的人们早早来到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外的一个小土坡,在这里等待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到来。这一天,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首飞的日子,跑道外的小土坡也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作“望九坡”。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由机长蔡俊、副驾驶吴鑫驾驶的第一架C919大型客机于14时从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腾空而起、冲上云霄,79分钟后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着陆。在经历9年科研攻关、无数次试验与技术调试后,蓝天上又一次有了国产大飞机的影子,标志着中国进入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行列。

  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了,C919客机的适航取证进展如何,中国人何时能坐上国产大飞机?近日,记者来到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地走访。

  运10:留下创新基因,是国产飞机商用的一次尝试

  抵达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浦东基地时,只见一架白色机身、喷涂了几道蓝白条纹的大飞机正安静地沉睡在工业园区草坪上,它的尾翼有一面鲜红的国旗。这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客机曾在30多年前翱翔于中国蓝天,它的名字叫“运10”。

  登上运10飞机,记者被彼时的工业水平所震惊。驾驶舱内的油门杆、脚蹬、各种仪表盘、指示灯布置合理、功能齐全,除了有主驾、副驾、领航员的座位外,还有一个机械师座位,当飞机在飞行中出现故障时,机械师可以从座位旁的通道下到飞机内部进行维修。来到驾驶舱,乘客座椅与现在常见的大飞机没什么两样,只是座椅前后的距离更大,乘坐体验更加舒适,扶手上还有烟灰缸。

  1970年8月,经周恩来同志批准,国家同意上海市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由航空工业部统一归口。任务名称为“708工程”,飞机代号为“运10”。据统计,当时全国共有21个省、自治区、市300多家工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参加了运10飞机的研制。

  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在上海成功首飞。随后,运10翱翔祖国东西南北,曾抵达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合肥、郑州等10座城市,单次飞行最长时间4小时39分,完成3小时42分飞越3600千米的科研试飞,它的性能和使用特性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运10还曾7次飞越喜马拉雅山进藏,为西藏自治区运送了40余吨急需物资。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