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家长头疼 中小学生暑期沉迷网络现状调查

2021-08-07 804 0
作者: 赵丽 杨轶男 来源: 法治日报

  又是一场追逐战。拿着手机跑在前面的是4岁的女儿莹莹,她嘴里念叨着“就看一会儿”,妈妈岳彤则在后面追,想要把她的手机夺下来。这样的场景每天几乎都要上演5次以上。

  岳彤发现,莹莹在两岁时便会用手指滑动手机屏幕,最开始只是看一些照片和视频,现在已经会玩一些简单的手机游戏。在岳彤看来,这犹如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上了一年幼儿园小班,好不容易快戒了平板电脑,可一放暑假就又打回了原形”。

  “暑假期间,孩子吃饭、上洗手间、睡觉前都离不开手机。我们提醒她一次,她就把手机放下一会儿,然后趁我们不注意又偷偷拿起来了。”北京市民吴先生也向记者抱怨,她读四年级的女儿每天都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对于手机和网络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亲戚来家里串门也爱理不理,“我准备请假带孩子到北京郊区玩几天,希望能有所改善”。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成为令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兴起,互联网触角无处不在。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的孩子们日渐养成了“不移动”的生活方式,不少人的课余生活基本都在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屏幕间切换。

  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预防中小学生沉迷其中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长期沉迷电子产品

  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管不住,根本管不住!只要让玩手机,她饭都可以不吃。”河南省正阳县幼儿园中班学生家长刘颖(化名)一边安抚因为想玩手机而正在哭闹的女儿涵涵,一边摇头叹息,“平时上学还好,这一放假,玩手机玩得更疯了,不给玩就哭,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计算机行业工作的焦海却不这样严格。她的儿子从两岁便开始玩父母的智能手机,当他可以拿得动iPad时,其他玩具都黯然失色。儿子通过App学会了唐诗、成语、三字经。有一天,儿子突然对着屏幕唱起了“小燕子穿花衣”。“这个暑假我已经给他开始上录播类型的网课,效果不错。”焦海说。

  在我国,像这样的“小网虫”已成为互联网大军的重要成员。《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0年已经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4.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数字时代发展,孩子们首次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手机沉迷低幼化趋势也越发明显。

  使用时间过长、频率较高以及使用电子产品时表现异常兴奋,是未成年人沉迷电子产品的主要表现。不少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一玩手机,便精神焕发,但一提到学习、写作业,便精神萎靡,十分抗拒。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