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年“觉醒”带来左翼冲击
过去的数十年里,年长选民总是在美国选举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久前结束的美国中期选举似乎迎来一个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开始“觉醒”,走向投票站给政治立场上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投下一票。
“青年浪潮”席卷美国
中期选举后,29岁的拉美裔民主党人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当选联邦众议员,将在新一届国会召开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会女议员。自初选获胜以来,科尔特斯就成为民主党的新星和自由派媒体的宠儿,被罩上了美国“千禧一代”政治家的光环。这也成了美国年轻人政治“觉醒”的象征。
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美国非营利组织“倡导青年”主席黛布拉·豪瑟认为,“青年浪潮正席卷这个国家……年轻人对政客们感到愤怒,因为政客们的言论和行动使得极端主义者胆子更大。凭借创纪录的(参与率)数字,他们正在为变革而投票。”塔夫茨大学公民研究机构(CIRCLE)在选举后的初步估计显示,18-29岁年轻选民的投票率为31%,比四年前超出至少10个百分点,创25年来新高。而这一数据的背后,左翼民粹理念及美国年轻人的政策诉求更值得关注。
科尔特斯击败共和党对手当选议员并不出人意料,其所在的纽约州第14 选区位于纽约市区,人口族裔背景多样,拉美裔比例接近50%,工人阶级是主体,本来就是民主党的地盘。出人意料的是她在民主党党内初选中,在竞选资金和高层背书方面均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击败该选区议员、民主党领袖乔·克劳利。科尔特斯的胜利,主要依靠的是其左翼民粹的理念和主张。
“千禧一代”的不满
作为2016年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左翼民粹代表人物伯尔尼·桑德斯的政治追随者,科尔特斯也抨击美国社会日益加剧的经济不平等,反对富豪用金钱收买选票的政治献金体制和寡头统治,主张提高最低工资、实行联邦就业保障、男女同工同酬、公立大学免费、逐步给予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公民权,实行由政府单一支付的全民医保,并向富豪、大公司以及华尔街投机活动征税等。这些主张对收入低、生活难但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颇具吸引力。
美国年轻人大致可分为“千禧一代”和“i一代”。前者指出生于1981年至1996年之间的一代人,而后者指出生于1995年至2012年、在智能手机时代度过整个青春期的第一代人。美国多份研究报告认为,与上世纪50-7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千禧一代”结婚更晚、医保负担更重、背负的学生贷款比例最高,住房拥有率也较低。2003年初美国学生贷款债务总额为2410亿美元,2018年已高达1.4万亿美元,平摊到每位学生身上是2.7万美元的债务。而美国知名财经网站“市场观察”的调查也显示,过去20年内,美国平均租房价格上涨61%,而新入职员工的工资平均只涨了31%,有7.9%的上班族依靠家人的资助租房,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