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媒体涉新疆报道“三宗罪”:无中生有、双重标准、话语霸权

2019-03-21
作者: 白云怡 谢文婷 来源: 环球时报

  从去年至今,新疆事务成为西方媒体最爱炒作的中国话题之一。“中国正在兴起一场大规模的拘禁穆斯林的行动”“政府把百万人关入集中营”“九十年来最大的人权危机”……《纽约时报》、CNN等媒体使用的标题、语句耸人听闻。但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这些报道字里行间充满漏洞,或是没有确凿的来源依据,或是刻意扭曲甚至编造事实,它们选择性地断章取义,并且充满双重标准和话语霸权。其实,这是某些西方媒体常用的套路,美国网红内森就因揭露这种“套路”而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同样让这些西方媒体的所谓事实性报道显得苍白无力的,还有维吾尔族摄影师库尔班江——他跟拍过许多海外新疆人的故事,以及土耳其记者艾尔肯——他长期关注西方的新疆报道与“东突”动向。《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对他们进行采访,并梳理出部分欧美媒体在新疆报道中的“三宗罪”。

  

  图片说明:和田夜市上的歌舞表演总能吸引大批观众。范凌志 摄

  罪一——捏造事实、无中生有

  3月1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8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在谈及涉华内容时,美国务院人权事务局负责人使用“闻所未闻”“集中营”“折磨”“虐待”等词汇对中国的新疆治理政策进行攻击和指责。

  这名美国官员话里话外都在把中国政府比作二战时迫害犹太人的纳粹。这一类比其实并不稀奇,从西方近两年开始大规模炒作新疆话题伊始,几乎所有欧美媒体在报道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简称教培中心)时,都使用了“再教育营”这一字眼。

  “这是一个西方媒体和政客最喜欢玩弄的经典‘把戏’”,熟悉西方媒体套路的美国人内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名美国小哥上个月因一段揭批《纽约时报》如何抹黑中国医疗体系的视频而走红中国社交网络。内森认为,西方用“集中营”甚至简单的“营”字,为普通欧美民众营造一种暗示性联想,使读者在脑海中虚构出一幅画面。

  内森本人就是一名犹太人,在他看来,“把纳粹和中国政府相提并论,这完全是疯了”。“纳粹当年选择一个特定种族开刀,说‘这些人有权力,很狡猾,很坏,让我们抓走他们吧’,这些被针对的人就是我们犹太人。但我们和其他民众一样,没有任何过错。”内森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并非针对特定种族,而是针对恐怖主义和极端分子。“这两者实在毫无任何关联。”他说。

  如果说用“再教育营”来污蔑中国和新疆还是一种“巧妙”的无中生有,另外一些报道则可谓简单粗暴地编造谎言。今年1月2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刊发报道,讲述一名叫米日古丽·图尔荪的维吾尔族女子的“亲身经历”,该女子称她的一个儿子2015年在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死亡,“我会告诉另外两个孩子,是中国政府杀了他们的兄弟”。她还声称自己被关押在乌鲁木齐一间挤满50多名妇女、令人窒息的牢房里,目睹9名维吾尔族女子死亡。在CNN之前,去年11月CNBC、英国《独立报》等多家媒体也曾报道过这名女子在美国国会的陈述,大体内容类似。

  但事实是什么?出入境记录显示,米日古丽与她的3个孩子在2016至2018年间陆续离开中国,之后再也没回来。米日古丽声称儿子“死亡”的地方乌鲁木齐儿童医院的住院病案显示,她只有一个名叫木俄子的儿子曾于2016年在该医院接受治疗,并于同年11月8日在治愈后被米日古丽的母亲接走。另据米日古丽的母亲称,这个孩子现正在埃及生活。而米日古丽本人更是从未被乌鲁木齐警方关押收监,也未在教培中心待过,其“狱中亲历”不知从何而来。

  据了解,西方报道新疆的信源很多来自“东突”组织及其网站与社交媒体账号,但这些团体发布的内容充满胡编乱造。库尔班江是一名维吾尔族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他曾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东突”团体“改头换面”,成为欺骗大众的道具。

  “10多年前,我曾拍摄一系列有关和田一个叫喀拉古塔格的小村的照片。那是一个即便在和田当地也极少有人去的村庄,因为交通异常艰险。我当时只是单纯记录了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事实上后来那个村子也有了很好的发展。没想到‘东突’分子从我的照片中断章取义地选取了几张,并用文字扭曲成‘在中国政府的统治下,新疆人生活得如何凄惨’。”库尔班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还有一次我做了一组‘维吾尔族女性服饰百年之美’的视频,从中可以看到从百年前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等每个时代的维吾尔族女性服装都吸取了至少三四个族群的文化特征。没想到他们只截取前半部分视频,并附上文字称‘我们美好的文化,就这样被摧毁、灭亡’。” 公开资料显示,绝大多数“东突”组织背后都有西方资金支持,像“世维会”“维吾尔人权计划”等均得到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后者被称为“影子中情局”。“BBC和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充满了这些组织的信源,用我们土耳其语说,这叫做‘自己弹,自己唱’。”长期追踪“东突”动向的土耳其记者艾尔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罪二——双重标准、选择报道

  在对新疆的报道中,西方媒体的一大趋势是把那里发生的事情称之为“中国与穆斯林间的战争”。“中国染上了‘伊斯兰恐惧症’”“中国正在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拘留和教化穆斯林的行动”……这些话语都来自于《纽约时报》的报道。

  在内森看来,这既是在刻意混淆事实,也是一种明显的双重标准。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即使没去过新疆的人,在北京、西安等内地城市也能看到许多穆斯林,“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过这样的遭遇”,这更说明中国在新疆的治理“不是仇恨穆斯林,只是因为不喜欢恐怖主义”,而“这些年世界上的反恐战争恰恰是由美国开始并领导的”。

  “自9·11以来,(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开展反恐战争,死亡人数已经超过50万人,其中一半是平民。这意味着昂贵的开销,也意味着很多人死去、很多人流血。这是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战争之一。”内森说,“中国只是采取了另外一种反恐方式,他们不愿意也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轰炸空袭恐怖分子。”

  西方媒体在报道新疆事务时的另一大“双重标准”,体现在其别有用心的选择性报道。在米日古丽事件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在记者会上公开披露该事件的真相,但值得玩味的是,除专访米日古丽的CNN援引了中方两句概括性的话语,并声称无法核实其真实性外,其他曾经密切追踪米日古丽命运的诸多媒体却纷纷沉默,没有报道。这并不稀奇,只要无法“佐证”自己的观点,任何辟谣或澄清几乎都不会得到它们援引。

  选择性报道也意味着只报道所谓“结果”,从不报道事件的原因、背景。库尔班江说,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新疆治理政策时很少提及这些政策产生的背景,即新疆多年来深受极端主义危害的现实。“在我长大的和田,小时候周围所有的女人必须戴头巾、蒙面纱,女性想接受教育也很有压力。我的母亲和妹妹是当地唯一不愿这样做的人,我的家庭也因此在20年中遭到整个社区的孤立与隔绝。但这些,西方媒体绝对不会告诉你。”

  再比如,西方媒体经常关注新疆维吾尔族文化的保存,却很少在报道中指出新疆多种民族、文化共存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在这样片面的取舍中,不同文化间自然的影响、变化与互动,常常被塑造成“某一种文化遭到侵略或破坏”。

  这种选择性报道在图片的使用上也屡有体现——BBC、CNN、《纽约时报》等媒体热衷于拍摄新疆街头的警察和警车,试图借此讲述一个所谓“镇压、严控”的故事,但它们却不提,这是新疆在遭遇多次暴恐袭击后采取的安保措施,正是这些措施使得这片土地有了近几年的安宁;它们喜欢拍摄街头低头走路的行人,以此营造压抑低沉的气氛,但新疆的道路与广场上随处可见神态轻松、生活自然的民众,可是他们却无法进入西方媒体的镜头。

  “他们仅用一些精心设计的语言和几张警察或穆斯林的照片就试图构建一种意象”,艾尔肯说,“这是西方媒体报道新疆的常用套路。”事实上,10年前这一套路也曾被美国媒体用于西藏问题的报道:在2008年3月拉萨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中,CNN刊登一幅照片,显示军车在街上行驶,前方有人在奔跑。但网友找到原始照片发现,图片右面原本还有一些参与打砸抢烧的人正向军车投掷石块,空中的石头清晰可见。很明显,CNN对照片做了“别出心裁”的处理。

 

  罪三——话语霸权、打压异己

  西方媒体在新疆事务报道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极度的话语霸权,即站在所谓“人权”的制高点上,不允许任何对它们质疑、批判的声音存在。在《环球时报》进行的采访中,有多名外国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不敢实名对中国在新疆的治理做出任何正面评价,因为这会迅速招致怀疑和攻击。

  艾尔肯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说,他曾多次尝试与一些西方记者就新疆问题辩论,但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因为对方的回答“永远是一套相同的说辞”。“有一次我问一名声称‘中国正在集中营里杀害维吾尔族人’的西方记者,他是否有任何证据?他的回答是,‘中国正在秘密地做这件事,这无法被证明,但我听到有消息这么说。’对于这样完全不合逻辑的论证,我还能说什么?”

  艾尔肯认为,西方总是用“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来回应外界对其新疆报道中不符合新闻伦理和客观性的质疑。“(他们的)目的是试图利用这种指控,制造出一个‘只能相信、不能质疑的区域’”,艾尔肯分析称,“这更让我相信,他们(的报道)并不是在真正关心生活在中国的穆斯林,而是西方攻击中国的政治的组成部分。”

  有时候,这种话语霸权甚至超越报道层面,上升为人身攻击。库尔班江在海外拍摄期间曾遭到追踪和人身安全威胁。“有一次在美国,我和一名采访对象刚在一家咖啡馆聊完,三个学生模样的人就举着棒球棍向我走来,质问我为什么‘出卖民族’。”库尔班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认识的多位在美国的维吾尔族留学生和华人,甚至只因为参加了一次中国使馆举行的活动,就在网络上遭到在美‘东突’分子的谩骂和威胁。”

  身在土耳其的艾尔肯更是长期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面对攻击和诋毁,他被污蔑为“中国间谍”,正常的新闻报道活动被贴上“与中国情报机构有关”的标签,有人说他的名字都是中国政府取的,更有人留言威胁他:“总有一天你会被砍头处决。”艾尔肯称,自己无法追踪到这些人究竟来自哪个群体,但每当自己追踪“东突”在土耳其的活动时,这种攻击就会增加。当然,对于这些,西方媒体自然也不会报道。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