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的“三大战役”时刻到了吗?

2023-12-05 517 0
作者: 晨枫 来源: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乌克兰战争打了快两年了。俄军在最初的“大踏步进退”之后,放弃进一步进攻,但稳定战线的企图被2022年夏秋的乌军大反攻打破,在哈尔科夫地区和赫尔松地区第聂伯河右岸大幅度败退。

  此后,俄军稳住阵脚,在巴赫穆特、扎波罗热打了两场胜仗,现在阿夫迪夫卡有望打出第三场胜仗。这三场胜仗会成为乌克兰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吗?

  巴赫穆特原本不是多么重要的地方,但打着打着,成为战略要地了。乌军死守不退是因为泽连斯基下令死守。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大反攻之后,泽连斯基被胜利冲昏头脑,“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丢”。

  这在军事上是犯忌的。军事是政治的延伸,但政治不能代替军事。如果在军事上要达成一个目的,寸土必争是有意义的,比如打增援,或者掩护撤退。但这不是静态的固守,而是动态的固守。固守只是一时一事的手段,达到目的后就不再固守。如果只是为了政治上的观感而固守,兵力和部署就被钉死了,陷入无意义的拼消耗之中。

  斯大林格勒是有意义的固守,目的在于将德军钉死,同时在侧翼形成强大的反包围,吃掉突入的德军。莫斯科是有意义的固守,目的是顿挫德军的进攻势头,并掩护向乌拉尔的撤退。但德军在东线的失败就是从希特勒全线“不准后退”的死命令开始的,德军的部署僵硬化后,不再能机动和执行弹性防御,全线固守没有达到有用的军事目的,反而被苏军各个击破。

  同样的,巴赫穆特是无意义的固守。乌军或许有过钉住巴赫穆特俄军、然后两翼卷击歼灭的意图,但乌军既没有这样的实力,也没有这样的决心,甚至没有做过有意义的尝试。为固守而固守,白白消耗宝贵的兵力,白白挫伤自己的士气,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巴赫穆特之战紧接着哈尔科夫反击战。如果早早放弃巴赫穆特,乌军可能可以乘兵锋正锐、士气正旺的时候,及早在扎波罗热方向发动进攻。难说是否会有本质不同的结果,但提前几个月的时间意味着俄军的准备时间减少几个月,也正好是俄军士气的低谷。

  据说,乌军高层和北约智囊早就建议泽连斯基放弃巴赫穆特,但泽连斯基坚决不准,在巴赫穆特失守之后依然下令继续争夺,因为政治上的观感不容许放弃。

被称为“战场绞肉机”的巴赫穆特

  被称为“战场绞肉机”的巴赫穆特

  扎波罗热则是另一个故事。

  在哈尔科夫大败退后,俄军战线稳定下来,大体成为J形,只是下面横过来的一拐比竖直的一笔要长得多,顿巴斯就在拐角处,克里米亚则“挂在”横过来的一拐下面。

  尽管乌克兰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获得独立,2022年的乌克兰战争反而成为乌克兰的“立国之战”,夺回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重建国魂的主要部分,乌克兰也急需有一次反攻大捷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再次削弱俄罗斯,赢得美欧的继续支持。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