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据路透社4月23日报道,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aellenius)在中国参加活动提及中欧关税争端时表示,其公司敦促欧盟找到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们需要寻求双赢。在开放市场中,关于公平竞争环境的讨论始终是合理的。但纯粹的关税壁垒是你能使用的最粗暴的手段。”
康松林表示:“我们希望欧盟和中方谈判代表能够达成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根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他们正在进行讨论。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充分竞争的经济体最具创新力。这就是我们想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康松林第一次谈及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贸易争端以及公平竞争的相关问题。今年年初,康林松曾表示,欧盟应当鼓励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开设更多工厂,以此作为取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协议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主席的他指出,几十年前,中国曾要求欧洲汽车制造商在华投资以进入其市场,这一做法或许可以作为解决当前欧中贸易争端的一部分。
“没有人否认公平竞争环境是一个合理的讨论。问题在于,你要使用什么工具?”在英国《金融时报》今年1月19日刊登的采访报道中,康林松强调:“不要加速保护主义,因为……我们会损失惨重。”
康松林还强调,关税将损害汽车行业,欧方应当同中方达成妥协,达成取消关税的协议。他补充称,包括在原材料、先进芯片和零部件等各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只是想提醒政策制定者,不要忘记是什么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如此成功。”
去年10月4日,在针对是否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的最终投票中,欧盟成员国以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未能阻止欧盟委员会的征税提案。不过,欧委会当天称,将继续与中方谈判,探索“替代解决方案”。不少媒体指出,大量弃权票突显成员国对挑起对华“贸易战”的不安。
比如,去年10月8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此外,中方已针对欧盟多项产品启动调查,包括乳制品、猪肉产品、化工产品和白兰地。欧盟媒体均揣测认为,中方上述举措是针对欧盟执意对华电动汽车加税的报复性措施。消息传出后,法国烈酒生产商股价遭受重创。
上汽集团出口至欧洲的汽车 上汽集团
去年10月29日,欧委会仍不顾中方反对,在理由完全站不住脚的情况下宣布结束“反补贴调查”,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