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liu:印度可能成为第一个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办公室星期一(4月21日)发布声明说,印美两国就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的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副总统万斯办公室也报告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并说两国已敲定了可能达成“新的现代贸易协定”谈判的范围,以减少关税负担。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印度可能成为第一个与华盛顿达成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
从4月21日开始,万斯就带着他的印度裔妻子和两个孩子访问印度,受到莫迪的热情欢迎。莫迪也是特朗普上任后最早访问华盛顿的国家元首之一。
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4月7日的孟买印度全球论坛上,公开发声替特朗普甩锅,表示“贸易战有利供应链公平,利好印度。”他还直言:“我们正处于历史时刻,印度完全有能力将当前局势转化为机遇。”印度显然是在偷着乐,他们把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和僵局视为“千载难逢的机会”。
万斯在新德里期间,也一改过去咄咄逼人的态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对今后的美印贸易关系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印度今后可以大量购买美国军火,包括F-35战机;
二是印度今后可以大量购买美国能源,此前印度向俄罗斯购买能源,曾经令美方很不满;
三是印度和美国可以互相投资共同发展高科技合作。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对于游离于各大阵营之外的生存状态,印度早已习以为常。自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在外交政策领域显得极为灵活。印度称这种务实而又谨慎平衡机会与依赖的策略为“战略自主”。印度同各方都打交道,但却不与任何一方结盟,而是履行完全以利益为导向的外交政策。而在总理莫迪眼中,稳定的经济增长就是最大的利益所在。
评论指出: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然而,印度向美国出口的许多产品,包括技术和石化领域的初级产品却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中国,中国早已成为印度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供应国。因此,一旦中国采取报复措施,印度的生产就会遇到困难。而一旦美国真的征收27%的高额关税,出口行业作为印度的经济引擎也将会受到沉重冲击。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财政部星期一(4月21日)在一份官方命令中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征收12%临时关税,以遏制来自中国的廉价钢铁大量涌入。虽然印度官方没有在声明中点名中国,但路透社指出,新德里此次关税措施的主要目标是中国。
中方已经发出警告,那些与美国就关税争端达成协议、从而损害中方利益的国家将会面临后果,而印度就是可能受到波及的国家。
另一方面,印度有望在数年内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美国显然十分看重今后的美印关系。
2024年4月,马斯克曾经计划访问印度,参加价值30亿美元车厂投资的揭幕仪式,但是他却在最后一刻以“特斯拉事务非常繁忙”为由取消了印度之行。一星期后,马斯克却出现在北京,与李强会晤,曾经令印度媒体非常不爽,纷纷吐槽马斯克,但莫迪本人却没有发表任何批评马斯克的意见。
马斯克称自己是莫迪的“粉丝”,莫迪也曾亲自访问特斯拉的加州工厂。几天前,莫迪在X社交媒体上称,他与马斯克已经多次讨论了双方合作的可能性,虽然他没有具体说明是些什么项目,但媒体广泛认为这包括特斯拉在印度建厂和“星链入印”等项目。
此外,马斯克也在上星期宣布,他将于今年下半年访问印度。
(作者:Ksliu,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供稿并修订:肖志夫,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图片Ksli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