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近有点乱,想起文革时期全民下田割麦
河南今年有点儿乱。
第一件事是前年郑州特大雷雨事故。地铁、隧道等发生伤亡,国家调查当地政府准备不足,防范不力,处置不当,失职渎职,迟报瞒报等行为。
第二件事是去年上半年的村镇 银行暴雷和给储户赋红码闹剧,也是官商勾结,政府参与,肆意妄为,胆子太大。
第三件事是去年底富士康郑州工厂员工徒步返乡事件,郑州防控也多被 病诟,爆发多个热点。这不只是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和河南形象,让人看出政府不作为乱作为。
现在又发生河南南阳官方阻止收割机下高速,上百台收割机被滞留在高速公路5天,河南大雨大片小麦变黑发霉生芽。
阻止收割机下田收割小麦,可称千古奇闻。
河南官方声称,这不怨交管和农管部门,因为这些收割机有的超高超宽,有的没办跨地区作业证,这些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缴钱办证不就行了。管理部门没错。
大家就提出了问题:不符合规定这些收割机是怎么上高速的?到了出站口要办证,到哪里去办?是在出站办现场办理,还是回原住地还是进城到市政府办?这些司机如何下高速去办理?要缴多少钱?这些人出来干活还没挣钱呢,哪里有钱缴办证费和缴罚款?
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南阳这些规定呢?有的地方是开辟绿色通道,有的地方还是交警护送呢?
中央三令五申粮食安全问题,为什么有的地方总是对抗中央?
河南日报发文“麦田治愈”被 吐槽,前几天专家开会在麦田里铺红地毯,开发商铲小麦等事件也在河南发生过。前两年河南还发生过城管不准收割机收麦的事件,说是收割机污染空气,要求农民必须用镰刀收割。有的地方还不准农民在公路上晒麦,说公路是国家资产,农民不能侵犯。河南真的是“麦田治愈”,奇闻不断。
这段时间有人在批文革,就想起一个好奇的问题:文革时期怎么收割小麦?有没有办证和收费问题?
有人说,没有可比性。
其实,粮食产量变化并不大。今天虽然过了近45年,中国粮食产量不过增长一倍,人口增长不到一倍,人均粮食并没有增加多少。大家感觉不缺粮,因为进口粮食太多了。因此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提出粮食安全问题,今年以来还大搞退林还耕。
文革的时候不是讲粮食安全,而是讲“备战备荒为人民”。
文革期间就有吨粮县,山东小麦最好的有两个县,一个是黄县,一个是桓台。小徐都有幸见识过,真得很壮观,小麦收割完毕捆成捆整齐地摆在地里,从远处看还像没有收割的麦田。
有的人会说,那个时候没有高速公路。是的,但那个时候河南这种平原的村子会通电、通土公路。以钢铁和水泥产量来看,新中国30年的道路、住房等基本建设发展速度是后来30年的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