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静悄悄,但卖药还是互联网医疗的出路
刚刚过去的618电商购物节有些寡淡无味,曾经高调炫耀的战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照不宣的沉默。
实际上,618全网商品交易总额增速已连续3年放缓,今年同比增长仅14.77%,已降至近3年来最低点。作为曾经增速最快的医药健康品类,今年的增速同样出现了下滑,仅为20%左右。而在去年,这个数字超过了50%。
随着疫情“结束”,疫情期间部分畸高的医药健康需求逐步回归日常,医药电商们的营收增速开始放缓。
不过,在经济形势萎靡、全品类销售大盘增速下滑的背景中,医药电商的表现仍然好过平均水平。在业内人士看来,医药电商背后的网售药品行业,离所谓瓶颈期还差得很远,整个医药电商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如今,“卖药”的价值越来越得到正视。而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们趟出的一条路似乎在说明,只有以“卖药”为起点,互联网医疗的故事才能顺利讲下去。
可以看到,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线下连锁药店、各药企纷纷入局,不断加大投入,各类监管细则也在陆续出台……未来谁能争得最大话语权?或许也会像其他互联网行业一样,赢家通吃,一超多强。
在夹杂多种因素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医药电商未来的路或许没有那么好走。
医药电商们不再炫耀618战绩
高增长时代结束
刚刚过去的618电商节,被戏称为史上最卷的一次,但最终的结果却显得事倍功半。
京东和淘宝均表示,这是“投入最大的一届”。前者提前27天,从5月23日晚8点就开启了预售,增加 20%面向商家的投入;后者号称发起百亿补贴“击穿底价”,主力商品买贵必赔。此外,快手、小红书、拼多多等平台都表示加大了对618的投入,其中一些平台甚至将优惠周期进一步拉长、提前。
然而,虽然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战绩”却平淡无奇。
星图数据统计显示,618全网商品交易总额增速已连续3年放缓,今年同比增长仅14.77%,增速降至近3年来最低点。
从2021年起,医药健康品类一直是全品类中销售增速最快的。然在今年的618,其销售数据也出现了些许回撤——除了抖音达到了100%以上的增速,京东、阿里的增速平均在20%左右,相较去年超50%的增速,明显有所放缓。
“跟全品类大盘近15%的增速比,医药健康品类的增速排名仍是靠前的,”药赋能CEO邵清分析道,“抖音数据好的原因是刚开始做,基数小,而京东、阿里已经接近上限了。”
“医药健康商品中部分品类开始出现增长乏力,比如护具。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刚需类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放大或仍旧保持增速,但对相对可有可无、耐用性又久的产品而言,需求已经开始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