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抵达北京,此行预期展望
今天下午5点左右,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抵达北京,预计7月9日离开。
从现场照片看,地上仍然没有红毯。
接待人员是中国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以及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整个接待规格,跟之前接待布林肯差不多是一致。
包括7月3日,宣布耶伦访华的通稿里,也是用“经中美双方商定”。
这个意思是,耶伦并不是我们邀请过来,是耶伦自己主动说想过来,然后才经过双方商定,有了这次访问。
在布林肯访华之后,外界对耶伦在未来几周内会访华,基本都有预期。
可以肯定的事,布林肯访华只是前来恢复沟通渠道,后续要来的美国各路高级官员,才是具体要谈的对象。
从耶伦这次自己单独前来,可以预计能谈的东西也不会太多。
首先贸易相关的,大概率是不会谈。
因为美国贸易相关,是归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管。
而美国财长耶伦,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属于两路人,双方有不小的分歧和矛盾。
耶伦这次能谈的,估计主要就是美债相关的问题。
但显然,我们也不可能在美国没有做实质性的重大让步之前,去大量增持美债,至于一些市场波动可以不用考虑。
所以,耶伦此行能谈什么结果出来,我自己的预期是不高的。
其实最近美国方面,也一直在淡化耶伦此次访问能有重大突破的预期,只是说耶伦此次访问,旨在改善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沟通。
美国财政部,前几天的声明里是说,“耶伦部长将与中国官员讨论我们两国——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何负责任地管理我们的关系,直接就关切领域进行沟通,并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性。”
我一看这个声明,就知道这次估计谈不出啥。
耶伦一个财政部长,跑来讨论“如何负责任地管理我们的关系”?
这是财政部长应该干的事情吗?
美国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上周日对记者说,美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两国间如果全面停止贸易和投资“将破坏我们两国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这话看似温和,其实背后也有威胁的意思。
其实就是在威胁,如果我们不按照美国说的做,美国就有可能会出台新的投资限制。
要是耶伦这次跑过来,也按照这样的口风来对我们进行威胁,那么这次谈判就不会有任何结果。
而且,在耶伦访华之前,双方已经在谈判桌外,频繁出招,而且还更加激烈。
比如,6月30日,荷兰政府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
之前荷兰ASML已经是禁止对我们出口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但仍然可以出口DUV光刻机。
但是,美国过去半年,一直对荷兰施压,强迫荷兰把DUV光刻机也纳入出口管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