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很危险
在巴以冲突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带一路峰会也在今天如期召开。
今年因为是一带一路十周年,有14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会,同时有很多国家领导人会出席峰会。
其中,普京今天也抵达了北京。
作为经济合作峰会,在公开声明里应该是不会涉及到这次巴以局势。
但大家私底下沟通一下想法,互相通通气,来应对当前局势变化,这个肯定是会有的。
这对与会各国来说,都是一次很难得的沟通平台。
这次一带一路峰会之后,与会各国在围绕着巴以冲突,怎么跟美国和以色列打交道,应该会有更一致的步伐,会更团结一些。
与之相对应的事,拜登将于10月18日访问以色列。
之前布林肯是已经连续访问以色列,不过显然布林肯是劝不动以色列,于是就只能换拜登上场。
拜登这次访问以色列,我认为有两重目的。
一重是明面上继续表达对以色列的支持。
另外一重是私底下还是要尽量劝以色列冷静,不要失控。
这让美国显得很分裂,这个从拜登15日的讲话就可以看出来。
美国应该还是不希望巴以局势失控,引发第六次中东战争,因为这很容易让局势超出美国掌控,而且一旦引发石油危机,会对当前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带来重创。
跟俄乌冲突不同的是,如果巴以局势失控,美国是很可能被拖下水。
乌克兰对于美国,是可以随时出卖的对象,所以美国可以拱火俄乌冲突,只靠在后方支援物资,来把美国利益最大化。
但以色列是美国必须死保的对象。
如果美国被以色列拖下水,那么美国就没办法全力盯着我们,容易顾此失彼,就会给我们机会。
所以,至少拜登政府是不希望巴以局势失控。
但问题在于,极右翼化的以色列已经有些失控,假如美国没能把失控的以色列按住,那么最终美国大概率也只能被以色列裹挟,美国当前派去以色列的两艘航母,也不可能反过来把炮口对准以色列。
如果以色列失控,美国大概率会选择继续纵容以色列。
那么美国是否下场,就取决于以色列打得怎么样。
如果以色列战斗表现好,美国就可以只提供援助,不用亲自下场。
但如果以色列打得拉胯,其他以色列的敌对国家开始有想法,甚至下场的情况下,如果以色列独木难支,那么美国就很可能被拖下水,局势就会失控。
以色列在中东能立足,本身就是靠长期这种强硬的钉子户形象,一旦以色列稍微暴露出自己的虚弱,其他一些敌对国家是很难坐得住。
毕竟以色列在中东四周皆仇敌。
10月16日,伊朗外长警告称,“抵抗阵线”具备“与敌人进行长期战争”的能力,“预计抵抗阵线可能在未来几个小时内采取先发制人行动。“抵抗阵线”不会允许以色列“在加沙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