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的战局
缅北之战局,看似到了白热化。
舆论界说,战斗到了最后3公里。四大家族坐困愁城,被前“果敢王”之子彭德仁领导的果敢同盟军围困打击,缅甸政府军想要相助却无能为力,甚至只能空投盒饭表示支援。如果彭德仁胜利,他就有可能成为新一代果敢王。
但实际上,即便战斗到了最后3公里,大概率也是永远无法结束。因为果敢同盟军不是缅甸政府军的对手,缅甸政府军一号人物敏昂莱大概率不会坐看四大家族灭绝。
01 无解的局
缅北有三个特点造成当下的无解之局:
特点1、缅北的矛盾复杂程度和巴以矛盾差不多,也是当年英国留下的烂摊子,也是神仙也解不开的利益纠纷:
四大家族之间的勾心斗角;
四大家族与果敢同盟军之间的恩怨;
果敢同盟军与克钦军之间的相互利用;
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之间的矛盾斗争;
缅甸政府军与克钦军之间的对立;
另外还有大国博弈: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都卷入其中。这种纠结,还都是现实层面的利益。除了这些,还有信仰层面,比方说佛教文明和世俗文明的冲突,比方说佛教世俗化问题,等等。
听了这些是不是很头大?但这还没完。
特点2,缅北之局有如茶壶里的风暴。
缅北虽然矛盾盘根错节,但体量又确实很小。现在果敢同盟军和四大家族的战斗,主要就在果敢。
整个果敢才2700平方公里,比东莞(2465)大那么一丢丢;
总人口才40万人,不及中国普通县的人口多;
所谓四大家族,听起来牛气哄哄、闪闪发光,让人很容易想起民国时代只手遮天的四大家族。但实际上号称势力最大的白家,兵力也不过1500人,其他几家,实力更弱;装备啥的也很弱鸡。这点势力,也就欺负欺负平头老百姓和弱势群体(比方说电诈受害者),在国家层面根本上不了台面。
这种茶壶里的风暴,虽然有域外大国的支持,但承载不了太多投入。所有的域外大国,也就是玩两把,然后看情况互换一下筹码。所以根本局面不会扭转。
特点2,高山密林,地缘极差。
既然体量那么小,缅甸政府为啥不将那里扫荡成一个清平乾坤?答案很简单,那里位于云贵高原南侧,可谓山高林密,地缘极差。扫荡那里的代价极大。
与此同时,那里的经济发展极其落后,扫荡之后的收益极其有限。举个例子,美军在阿富汗20年,最终也得灰溜溜撤退,归根结底就是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缅北和阿富汗某种意义上非常类似,很穷、很乱,是地球村的毒品基地。
对任何一个地方来说,当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时,局面都不会得到扭转。所以缅北就如同一个永远燃烧的小火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缅北影响最大的人物,既不是领导果敢同盟军的彭德仁,也不是四大家族,而是缅甸的一号人物敏昂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