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连任西方无人祝贺,意料之中但却暴露一个致命事实
各位朋友,大家好。
之前我提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顺利连任,并且超88%的俄罗斯民众都把票投给了他。
目前,距离普京成功连任已经过去了一天,无论是俄罗斯的内部,还是俄罗斯的外部,都有不少反应。
01
首先,从俄罗斯外部来看,这次普京连任后,向其表示祝贺的国家,相比2018年他当选为俄罗斯总统的时候要少了很多,许多西方国家都没有发出祝贺,尤其是德国的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他表示自己不会向普京发出祝贺。
然而2018年时,施泰因迈尔是向普京发出过祝贺的,甚至2022年俄乌战争开战之前,施泰因迈尔曾一度想访问俄罗斯。
老实说,施泰因迈尔和普京的私人关系是不错的,他曾担任过德国外交部长,并且在他担任德国外交部长时,俄德关系相当不错。
当然,俄德关系不错有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结构性原因,但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德国和俄罗斯地理环境比较相近。
假如你向德国的战略家提问,德国为什么要和俄罗斯保持比较好的关系?
他一般都会告诉你,因为俄罗斯如果跟欧洲打起来,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德国。所以德国要成为俄罗斯和西方世界沟通的一个桥梁。
坦率地讲,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都在扮演着桥梁般的角色,而这也可以用来解释,1972年美苏冷战期间,德国总理勃兰特为什么会首先提出新东方政策。换句话说,美苏之间缓和政策的动议,是由当时的联邦德国提出。
作为曾经的克格勃谍报人员,普京懂德语,并且还曾去过东德,所以他和德国的那些政要之间是可以说德语的。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东德长大,并学习过俄语,双方在一起不仅不需要翻译,还可以说对方的语言。
因此很多西方政要会开玩笑说,普京和默克尔可以单独跑去阳台进行“密谈”。
至于施泰因迈尔,作为来自德国社民党的一个外长,他党内的前辈勃兰特正是新东方政策的提出者。
可以这么说,德国社民党本就和苏联有缓和的传统,所以施泰因迈尔担任德国外交部长期间,跟俄罗斯维持了相当好的关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施泰因迈尔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在国内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西方尤其是德国有很多人表示,如果施泰因迈尔在担任德国外长期间,包括担任德国总统以后,能及时看到俄罗斯的风险,解除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那可能现在和未来,德国的战略处境和能源处境会相当程度地改观。
同时,正是因为德国的战略处境和能源处境,一些西方战略研究人士,就把眼光扯到中国上来,提出“要在2027年之前,在经济上全方位完成与中国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