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饭圈文化毁了中国乒乓
昨晚巴黎赛场乒乓球女单决赛,陈梦孙颖莎两位中国选手内战,相信不少观众在观赛过程中都有和我一样的心理变化。赛前觉得这是中国女乒新老交替的一战,孙颖莎这两年大赛成绩瞩目,战胜陈梦实现大满贯的可能性比较高,也很乐见中国女乒出现新一代大魔王。
然而随着比赛进行,现场的氛围让人错愕,观众席上少见国旗,反而全是大大小小的应援牌,一边倒的助威呐喊让人以为这是中国选手在打外国选手。不光收看直播的普通中国观众看的心理不是滋味,外国观众也是一脸懵逼。
虽然我很清楚现场粉丝的行为与运动员无关,两位运动员都是好样的,但在现场观众席的极端氛围下,我还是忍不住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隐隐希望陈梦可以获胜。
昨天有这种心理过程的观众绝非少数,我之前还算是知道一些国乒现在的饭圈化现象,但也没想到在如此重大的场合上粉丝行为能迷惑到这种程度。对于多数平常不怎么关注乒乓球,只在奥运会期间当四年一度球迷的普通观众来说就更难以理解了。不说观看比赛时应有的基本素质,比赛结束后甚至有人对着陈梦竖中指,这真是让全球奥运观众开眼了。
奥运赛场不是商业赛场,奥运会代表的是人们对最公平纯粹的竞技精神的向往和追求,队友之间公平竞争有输有赢不是竞技体育中很正常的一件事吗?获得了冠军的选手为什么要遭到这种对待?
从结果看,粉丝这种狂热应援行为没影响到陈梦,但大概影响到了孙颖莎,最后两盘孙颖莎的状态明显是有波动的。对于顶尖选手,最需要的就是专注和冷静,尤其在奥运决赛场上和自己队友争胜负,粉丝一边倒的应援呐喊显然不会让孙颖莎更有斗志,只会让她尴尬和难为情。
男单四分之一决赛时,面对台湾选手林昀儒,现场法国观众也一片嘘声,但法国小将勒布伦及时制止了观众行为。但孙颖莎面临的情况又不一样,现场粉丝的狂热行为跟国家荣誉无关,甚至本质上跟孙颖莎也无关。据在现场的网友反映,比赛结束后那些粉丝把孙颖莎的横幅和照片扔了一地。对饭圈观察多了就会明白,粉丝行为极端化之后,往往实际上跟被粉的人已经没多大关系,最后粉的都是自己。
在这种情景下,孙颖莎能做的也只有和陈梦一样,无视现场,专注比赛。选手们都很无辜,国乒队又不是娱乐公司,运动员们又不是爱豆,对粉丝的自发行为很难作出有效应对和引导。
现场少数支持陈梦的观众之一,一个外国大叔
当然,不能说这种饭圈化的风气和国乒这几年的发展路线没有一点关系。本来这篇文章我是前两天就想写了,一开始是看到男乒球员王楚钦的一些粉丝言行,让人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