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披露: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重点谈了什么

2024-08-21 964 5
作者: 谭主 来源: 玉渊谭天

  8月15-16日,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会议。

  该工作组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平均2-3个月沟通一次的频率,这一次已经是第5次。

  这次会议,和前几次有两点不同:

  一是会议的地点发生了改变。此前,工作组在北京与华盛顿举行会议,这一次变成了上海。

  二是会议的范围有所扩大。会议结束后,工作组邀请中美双方的金融机构参加了一场圆桌会,在现场倾听金融机构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索中美在金融领域还有哪些潜在的合作点。

  这些变化传递了怎样的信号?谭主和相关的专业人士聊了聊。

  我们先说地点。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走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沿。把会议地址选在上海,传递了中方愿意以开放坦诚的态度,与美方积极沟通的信号。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上海有539家外资金融机构,其中有不少都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在上海开会,也便于双方的金融机构参加圆桌会,加入到官方部门的交流中来。

  选择上海还有一重考量——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告诉谭主:

  这种情况下,在上海举行中美金融工作组的对话,能够让美方更好地理解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的现实,并且也有助于美方就中方的金融市场建设进行实地考察。

  事实上,谭主了解到,向美方介绍三中全会的内容,正是这次会议其中的一个环节。

  专业人士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方关于宏观政策、金融业开放等方面有一些新的要求和新的表述,中方也借工作组这次会议的机会,向美方传递一下最新的消息。

  这次新增的圆桌会环节聚焦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聚焦这个主题,其实就向美方鲜明释放了中国发展目标和方向的信号。

  这个领域,中美之间已经有了很多合作的基础。此前的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上,双方都探讨了可持续金融的议题。与此同时,中美还共同牵头G20可持续金融工作,在国际多边平台,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现在,更加明确共同的方向,未来也就可以有更多利益交融的空间。

  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美国官方关注,美国的企业与金融机构同样也很关注。

  前不久,就在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四天,美光科技、高盛集团、苹果公司、联邦快递集团、波音国际集团等美国公司高管就组团访华,来了解中国的最新政策。

  

  这次的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无疑也为美国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最新政策的机会。

查看余下5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