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马克龙,被内塔尼亚胡狠狠摩擦了
马克龙估计做梦也没想到,内塔尼亚胡会这么不给自己面子。
10月5日夜,以军再次袭击了黎巴嫩贝鲁特南部达耶区,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
当然了,以军对黎巴嫩的袭击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这次有所不同,因为炸的是法国道达尔能源设施。
相当于内塔尼亚胡给了马克龙狠狠一巴掌。按道理说,以色列和法国也算是同一个阵营。以色列想获得欧洲的支持,就绕不开法国。但内塔尼亚胡一点也不给马克龙面子。
当然凡事都有导火索。
内塔尼亚胡不给马克龙面子的起因,是10月5日那天,马克龙公开呼吁西方国家停止给以色列提供武器。这让内塔尼亚胡对马克龙很不爽,决定教他做人。
马克龙之所以说出那句让内塔尼亚胡不爽的话,是因为他认为内塔尼亚胡不给自己面子。之前马克龙曾经试图在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推动一个21天停火方案,类似于离婚冷静期,让以色列和真主党冷静一下。
马克龙认为自己的方案很合理,便信心满满地去尝试。就在他认为自己的方案会取得成功时,结果热脸贴到了冷屁股。内塔尼亚胡直接浇了一盆冷水,拒绝了马克龙的方案。不仅如此,以色列还直接下狠手,斩杀了很多真主党高层。这是一点也不给马克龙面子。
以色列不讲武德的举动,不仅惹怒了伊朗等什叶派组织和国家,也让马克龙非常恼火。因为在外人看来,可能怀疑法国和以色列在唱双簧,法国用和谈为诱饵,让真主党高层放松警惕,从而被以色列接连斩杀。
被打脸的马克龙,好歹也是联合国五常之一,还是欧盟扛把子,就这么被内塔尼亚胡惹毛了。为了不被认为是在给内塔尼亚胡打掩护,马克龙就呼吁西方不要给以色列武器。内塔尼亚胡一看,马克龙在丢了面子之后,竟然敢表达不满,丫的,上点猛料,于是把法国在黎巴嫩的能源设施给炸了。
法国为啥热衷于推动真主党和以色列和解呢?
第一个原因,法国想在西方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容易刷存在感。俄乌战争爆发前后,马克龙一直热衷于调停,当然都失败了。
第二个原因在于,法国和黎巴嫩传统关系不一般。
话说黎巴嫩,它是亚洲最西端的一个小国,国土类似一个长方体(长193公里,宽56公里),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北京市面积的三分之二。
黎巴嫩虽小,但地形非常复杂,有很多的山地,而且靠海。
比地形更复杂的是黎巴嫩的地缘和历史:
黎巴嫩在地中海旁边,西边是欧洲,南边离非洲也不远,自古以来就是那些亚非欧大国必须征服的地方。
什么埃及帝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欧洲殖民者等等,古往今来地中海四周,凡是和帝国二字沾边的国家都曾征服过黎巴嫩。所以自古以来,那里就是饱受沧桑的土地。法国作为殖民时代的巨头之一,也曾统治过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