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事情总是有点糟糕
自从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以来,有谁最不开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绝对榜上有名。与旗帜鲜明支持乌克兰的拜登—哈里斯政府不同,特朗普领导的MAGA派系几乎高度一致地反对援助乌克兰。上到副总统候选人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开讲话,下到普通MAGA民众的赛博发言,乌克兰战争被视为一项绝对没有希望的失败事业。
私下的情况更加糟糕。在特朗普的整个竞选期间,亲乌克兰团体都难以建立和领导层的有效联系。Politico甚至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亲乌克兰团体试图访问万斯在俄亥俄州的参议员办公室,万斯拒绝亲自出面接待他们。万斯的办公室主任则拒绝了亲乌团体在办公室合照的请求,理由是参议员不想与亲乌团体有瓜葛。
战场上的局势也不如人意。库尔斯克反攻创造了某种舆论奇观的同时,也导致乌克兰军队的防线四处漏风,大大提高了俄罗斯军队在去年下半年的推进速度。在乌克兰总参谋部永远胜利的阻击中,战线的变化是无法抵消的残酷现实。连乌克兰内部人士都承认,最具有战斗意志的士兵损失殆尽,新的动员兵普遍士气不足且缺乏战斗意志。接受法国训练的155旅士兵显然也继承了法国人的光荣传统,1000多名士兵直接逃离了战争前线。
欧洲的支持也由于各国民粹主义的兴起而日渐萎靡。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出于唇亡齿寒的恐惧特别卖力之外,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反应都日趋冷淡,无人提及的胜利计划是对泽连斯基的明显不满。或许没有什么比去年年底的欧盟领导人峰会更具羞辱性,在结束了与泽连斯基会谈后,欧盟领导人选择在不邀请泽连斯基的情况下继续在午餐会上讨论乌克兰问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信号。
在一系列大背景的变化下,泽连斯基的口风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他开始承认从军事上收回俄罗斯占领领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这背后是乌克兰日益变化的主流民意,恢复领土不再是民众最关心的事情,获得西方国家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停火才是大多数乌克兰人的共识。比起民主价值观的优越性,俄罗斯空袭导致的断电和停暖是更看得见的问题。不只是欧洲人,乌克兰人自己的耐受性显然快达到某种极限。
导致乌克兰一步步落入深渊是一个复杂的故事,但缺乏独立自主,或者说缺乏自持性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无论乌克兰宣称多少部件和弹药实现国产化,还是宣称研发出新的武器,除非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彻底改变战场形势的决胜兵器,乌克兰的国防工业能力是不可能与俄罗斯相对抗的。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将绝大部分的财政预算都投入到战争之中,乌克兰的其他预算只能依赖外国援助,西方国家只是减少援助就会严重恶化乌克兰的财政情况。在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下,军事能力的崩溃是非常容易预见的事情。乌克兰财政部官员在去年年初接受《乌克兰真理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西方的援助,根本不知道财政缺口能怎么填补。一言以蔽之,在没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乌克兰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