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颜色革命”新魅影

2025-04-08 334 0
作者: 侯赫男 来源: 《瞭望》2025年第14期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不久,就展开了一系列被媒体称为“惊世骇俗”的“深层政府”改革。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先是大刀阔斧对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政府强力部门进行清理,接着又砍掉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金来源,并迅速将矛头对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

  自冷战时期始,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素有“第二中情局”之称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就是美国进行“民主推广”的重要角色。从1961年到2020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发放超5000亿美元援助,支持颠覆敌视美国的政府;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每年从美国国会获得数亿美元拨款,联同下属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共和研究所、国际劳工团结中心和国际私营企业中心等四家核心受让机构在全球从事“秘密活动”。从委内瑞拉政变到“阿拉伯之春”,从乌克兰“橙色革命”到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在影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一系列事变中,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等机构都是重要的幕后推手。

  如今,马斯克对这两家机构“动手术”,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使“颜色革命”相关话题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人们更关心的是,在“地缘政治时代”向“技术政治时代”深刻转变的背景下,在“技术资本主义治理模式”下,“颜色革命”又将幻化出怎样的“鬼魅”面目?

  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Old World Labs展区的机器人展示(2025年1月8日摄) 曾慧摄/本刊

  “颜色革命”迭代升级的信号

  冷战结束后,美国为维护全球霸权体系,逐步将意识形态渗透与地缘战略目标深度捆绑,并形成了以“颜色革命”为核心的非暴力颠覆模式。这一战略通过标签化“自由”“民主”概念,将政权更迭包装为“民主运动”,依赖“非暴力形式”的社会动员、舆论攻击等手段,以选举、立法及政策调整等特定政治事件为导火索,系统干预他国内政。“颜色革命”的本质是以低成本的方式推动他国向西方主导的政治经济体系靠拢,既规避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又以所谓“民意觉醒”的叙事掩盖霸权扩张意图,因此成为美国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战略工具。

  美国学者吉恩·夏普在《从独裁到民主》一书中构建起一整套“颜色革命”的理论体系。他继承发展了李德·哈特的“间接战略”和乔治·凯南的“和平演变”战略精髓,将政权更迭拆解为权力基础被剥离的渐进过程,将政权颠覆分解为“符号化抗争—系统性不合作—直接干预”三个阶段,并阐释了共三大类近200种战术手段。从佩戴象征标识到组织罢工罢课、干预选举,再到占领公共空间、制造政治危机……形成了颠覆政权的标准化流程。从苏东剧变到前独联体国家一夜变天,再到中东北非国家的政治动荡、缅甸的“藏红花革命”,均可看到吉恩·夏普“非暴力战争”理论的影子。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