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与反内卷,太平洋两岸的启示

2025-04-20 745 1
作者: 新华门的卡夫卡 天书 来源: 新潮沉思录

  历史进入2025年,当美国的关税大棒彻底沦为无能狂怒的闹剧,当美国面临天量高息国债到期,当美国为了所谓的制造业回流开始几近于满世界强抢,我们整个社会对于如何以美国为鉴,如何“办好自己的事”的共识寻求也越来越迫切。最近我们也准备出一批文章对这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今天先从社会成本方面说起吧。美国方方面面的社会成本之畸高如今是世所共睹,而我国也面临着前些年房地产高企导致的一系列社会成本问题,导致“内卷”,“阶层固化“等社会负面情绪的高涨。我们先抛开当前那种将一切勤劳工作都泛化为”内卷“,社会不能兜底允许躺平就是”内卷“的议价话术,作为学术意义层面的”内卷“确实与社会成本高度相关。反内卷确实是降低社会运行成本的重要途径。

  对于曾经的美国和如今的我国这种超级工业大国来说,整个社会作为一台复杂精密的工业机器,理想情况下整体的生产和流通成本,以及构筑于生产之上的各项社会成本长期上应当是趋向低水平的。其实就没十年之前,国内的精美们吹捧的主要内容都还是”汽车和电子产品便宜“,”网费低“,”一美元炸鸡“这些商品价格上的优越性,当时还不流行念叨”低价就是消费降级“。

  如今中美两国都面临着”化债“问题。这两年对经济活力和就业问题的抱怨,最直接原因是我们处在先以三道红线刺破泡沫和控制(地产商、城投公司和政府隐债的)新增高息负债,逐步完成经济支柱的去地产化和国民经济化债的过程中。而美国高成本的火药桶眼看将被全面点燃,我们也将看到大洋彼岸会如何进行自己的化债。

  目前,中国在工业体系层面已经初步有了迈向前所未有的低成本高生产力社会的基础,我们需要以美国为鉴对照自身,思考那些不由生产力决定的方面,我们需要如何降低社会成本。(关于中美两个工业大国如何走向了两条不同的社会成本道路,以及中国继续推进低成本体系的意义,我们将在后面文章中继续探讨)

  从金融资本循环层面,信贷-借债-押上未来现金流-续借新债,随着利率的高企而导致循环不断被放大,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就会笼罩着脱实向虚的阴云。一般来说,(理论情况的理想市场)为了让信贷可以持续,(规模放大的)借新还旧会导致市场利率不断走高,以维持资金的供给;而维持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性支柱是利润,是利润足以抵冲利息,如果资产的利润不足以覆盖负债的利息,就意味着要额外借债以填补应付利息,这就是资产负债表的恶化。

  如果把国民经济分成金融部门(虚部)和实体部门两个部门,因为实体部门的利润率是有限的,当利率过高时,资产负债表的期限结构就必然导致国民经济的脱实向虚和金融空转。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