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怎样理解“不该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2018-12-20 22984 0
作者: 司马南 来源: 昆仑策网

1.webp (28).jpg

  记者:司马先生,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12月18日召开了纪念大会,习近平也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一开始就谈到了“前三十年”和文革。以您的观察,对于“前三十年”,这一次的表述有何变化和不同?

  司马南:这次表述240个字的内容,较之以前呢,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我认真数了一遍,连同标点符号在内,一共240个字,对1978年以前的历史作出了高度概括。

  创立了……完成了……建立了……确立了……实现了……句子很短,但是意味深长,涵盖的内容很多。尤其是这句,你来看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是什么意思啊?这就是我以前接受你采访的时候多次讲过的,“元理论”、“根理论”,基础性成果,一切由此而发端也。习近平说得更明确,谓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话若让老百姓说,可直接翻译成“开天辟地”,“老爷子打底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关于1978年以前和1978年之后的关系是什么,习的回答简洁而明确:1978年以前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开的经验是从前三十年来的,改开的理论准备是在前30年完成的,改开的物质基础也是在前30年打下的,那还说啥呀?若彻底否定之,何来后40年?习在这里体现出了很高的政治智慧,如此概括之,易为全党全社会所接受,由此而形成共识。

  当然为了安抚情绪,为实事求是地概括历史,亦是为了与《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相衔接,讲话用了15个字陈述问题:“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数数是不是15个字啊?加上这个逗号,应该是16个字。这16个字可以解读出如下信息:

  第一,正视而不是回避“严重曲折”。

  第二,曲折是严重的,不是一般性的。 第三,“严重曲折”是在探索中发生的。 第四,与其此前曾经讲过的“探索中的失误”定性相一致。如果说“探索性的失误”是对导致曲折的原因作出解释的话,那么严重曲折就是失误的具体结果。

  记者::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不能不提到毛泽东时代,习近平此前说过“前后两个30年不能相互否定”,但被很多人误解为是在为毛时代辩解,再加上后来出现的教科书“弱化”文革,也加重了人们的猜测。对于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辩证关系,您怎么看?

  司马南:“弱化文革”一类报道,是没事儿找事儿,专门挑事儿的。改革开放都40年了,文革过去多少年了?难道今天要“强化文革”吗?40年前邓小平有个原则就叫“团结一致向前看”。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