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麒元:中美贸易战来了,“新三国演义”还会远吗?
笔者按:此文全文摘自ICB官微,为港大演讲之节选。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如今贸易战的气氛也愈发剑拔弩张,而各方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于实体经济发展来说是巨大的考验。面对风云万变的经济走向,中美贸易战的新趋势,风往哪里吹?是吹向寒冬还是暖春?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特邀卢麒元先生讲解中美贸易战下的全球新格局。卢先生曾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及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精通世界金融经济,善于分析国际经济走势,对美国的金融战略研究颇为深刻。
中美贸易战正走向全面经济对抗
广义的贸易战分为四个阶段:贸易摩擦、贸易战、全面经济对抗、新冷战。
Ø 贸易摩擦(trade friction):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
Ø 贸易战(trade war):又称“商战”,指的是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
Ø 全面经济对抗: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升级到贸易以外的经济领域,使用非贸易条约和法律对对手进行限制、制裁和攻击。例如,使用国内法(例如反贪或反恐)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制裁和惩戒。
Ø 新冷战:国与国之间或国家集团之间,由全面经济对抗进入新冷战,发展到全面的政治对抗。
由于处理不当,中美贸易战已经处于处于2.5阶段。也就是说,中美之间正在从贸易战走向全面经济对抗。我们在中美贸易战的初始阶段,对贸易战是什么,走到什么进程缺乏清晰的基本判断。但是现在我的基本判断是,
中美贸易战会不会打?已经开始打了。
打到什么程度?不会像媒体想象的那么高强度。
会不会结束?不会很快结束。
中国经济扭曲是贸易战的外部条件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贸易战的历史。中国的第一次贸易战就是中英鸦片战争,因此中国人对贸易战很熟悉,而美国人对此也很熟悉,因为这已经是过去100年以来美国人打的第四次贸易战了。所以,美国人非常熟悉贸易战,经常动用贸易战来解决国内的财政、金融等问题,而如今的贸易战更是拥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它起始于2002年,而不是2018年。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发动对华贸易战?
表层原因看来,是因为美国无解的巨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而深层次的原因更在于中国的崛起,只要不犯低级错误就不可阻挡,它是历史的必然。这就会引起美国等国家的焦虑,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崛起和衰落都是历史必然,崛起必然会对其他国家构成挤压。所以深层的原因是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美国的焦虑。以前我们总是以西方眼中的中国来看待世界,现在我们要转换视角,以中国的存在将如何影响世界进程的角度去理解美国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