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仁:​知青是在毛主席指引下,为实现初心而奋斗的群体


 

  12月26日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纪念毛主席诞辰126周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1】,没有毛主席我们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取得胜利,是毛主席“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2】毛主席用毕生精力为了实现我们党的初心,完成我们党的使命,忍辱负重,不屈不饶,身体力行,不懈奋斗,哪怕自己“粉身碎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光辉榜样!“天底下有杆秤,老百姓就是定盘星。”

  知识青年是在毛主席奠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享受着几乎免费的教育获得知识,唱着《东方红》《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走和工农相结合道路成长起来的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跟着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始终在为实现初心,完成使命而奋斗。

  一

  毛主席作为一个农家子弟,酷爱学习,博览群书,青年时代和同学一起游学,调查研究,看到了旧中国的黑暗和腐败,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找到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他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当时中国的现状,看到了劳动人民没有文化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因此特别重视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他在一九二七年三月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指出了历来存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中国有90%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的是农民。”农民革命政权对农村教育的意义;农村教育必须从农村实际与农民需要出发。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时,明确要求:由“各纵队政治部负责编制青年士兵识字课本”,对士兵进行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文化教育。1934年1月毛主席参与起草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实行抗战的教育政策,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课程、新制度。1944年10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更为直接明了的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1945年4月24日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这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和教育。同时指出,对于“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应争取教育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