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对电影《1921》的几点期待

2020-07-31 6002 14
作者: ​郭松民 来源: 高度一万五千米

01

据报道,由著名导演黄建新执导的电影《1921》已经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正式开机。这部电影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于现代中国、对于中华民族命运的决定性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作为党的主要缔造者,毛主席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曾经有过许多精辟论述,其中有三句话影响最大,分别是: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建党100周年,也是我们党提出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到达的“100年”,因此,这部影片的意义也就更显重大。

02

电影还没有拍出来,自然还谈不上对影片本身有什么评论,但是,提几点期待还是可以的。

第一个期待,希望《1921》要尊重历史的本来的面目,尊重建党者的初心;

这就是说,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去再现历史,而不是按照主创人员的观点去任意剪裁甚至歪曲历史。

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

比如,2009年,黄建新执导的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影片《建国大业》,就对历史做了一个相当扭曲的解释——新中国的成立,本来是建立在人民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基础上的,但按照这部影片的解读,却变成了建立在向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承诺的基础上。

这样一个扭曲非同小可,它在逻辑上使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领导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成了一种“食言”行为。

再比如,2019年,黄建新执导的向国庆70周年献礼的影片《决胜时刻》,虚构了一个毛主席带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在香山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前向孙中山报告“革命成功”的桥段【点击阅读】,而这个虚构的桥段实际上构成了影片的“灵魂”,其基本作用是抹杀了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同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也抹杀了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区别。

03

第二个期待,希望《1921》要尊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

这也是有教训的。

在影片《建国大业》中,黄建新导演就让毛主席像一个草莽英雄那样,在听到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后喝的烂醉——这个细节完全与史无征,没有任何史料证明。

另外,1949年9月,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话时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但在《建国大业》中,这句话却被改成了“占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这样一个“口误”,非同小可,意思完全被改变了——难道还有四分之三的中国人没有站起来吗?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