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幸运的马拉多纳和不幸的阿根廷
01
—
一代足球巨星马拉多纳去世了!
他是一代球迷的青春记忆,是一个伟大的球员。
阿根廷决定给予他国葬待遇,全国哀悼三天!
有中国网民觉得好奇:这是不是规格太高了?
其实一点也不高。马拉多纳之于阿根廷的意义,很像霍元甲之于甲午战后中国人的意义。对于阿根廷,甚至整个拉丁美洲来说,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02
—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因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爆发了马岛战争。
对于阿根廷来说,自从英国在1833年(即鸦片战争爆发前7年,大清被迫割让香港前9年)占领该群岛以来,马尔维纳斯群岛就是阿根廷民众心中永远的痛。
1982年3月,当时的阿根廷军政府用武力一举收复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尽管军政府的不无转移国内矛盾的动机,但阿军登上马岛仍然极大地提振了阿根廷的民族自豪感,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英国做为一个有战争传统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不肯善罢甘休,在有“铁娘子”之称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全力筹划下,迅速派出一支特混舰队前往南大西洋,经过长达74天的海空激战和登陆作战,英军大获全胜,重占马岛。
这场战争,堪称阿根廷版的“甲午战争”,战争的失败导致阿根廷军政府垮台,总统加尔铁里也被逮捕并交付审判。
马岛战争的失败,不仅是对阿根廷民族自尊心的沉重打击,也是对深受殖民主义之苦的整个拉丁美洲人民自豪感的沉重打击,整个拉美的气氛压抑、沮丧,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十八、十九世纪殖民列强凭借坚船利炮为所欲为的时代。
03
—
马拉多纳就是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了。
在1986年举行的墨西哥世界杯上,阿根廷球队和英格兰球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相逢。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6月23日举行的这场比赛中,阿根廷队在第51分钟和第55分钟连连攻破英格兰队大门,并且均由马拉多纳踢进。
第一个进球被称为“上帝之手”,马拉多纳举起前臂碰到在空中落下的足球,随后足球飞进英格兰队大门。“上帝之手”被判定为有效进球,现场英格兰球迷与阿根廷球迷一度爆发冲突。
第二个被称为“世纪进球”, 马拉多纳狂奔50多米连过6人攻入了英格兰队球门,锁定了胜局。
6月30日,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3:2击败西德队,夺得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冠军。
消息传来,阿根廷人似乎吐出了一口战败的恶气,全国各地再次出现了狂欢庆祝的场面。
马拉多纳由此奠定了阿根廷,乃至整个拉美的民族英雄地位。
战场上的失败,靠足球场上胜利来弥补——时隔多年,回头想想,不由替阿根廷人感到悲哀。
更何况,英军仍然占领着马尔维纳斯群岛!
04
—
由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面对西方列强都屡战屡败,绿茵场上的胜利成了拉美人唯一的安慰和自信心的来源。
足球,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的毒品!
阿根廷和拉美的悲剧,从根本上说,在于他们的革命止步于表面上实现独立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他们的民族资产阶级太过软弱,无法领导一场彻底摆脱半殖民地状态的民族革命。
只能为资产阶级所独享的民族主义,必然是脆弱的,徒有其表的,和当年中国蒋介石的民族主义一样。
中国的幸运在于经过了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这场革命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团结了广大的工农群众,凝聚了磅礴的力量,“一举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
我们有炮击紫石英号的霸气,有抗美援朝胜利的光荣历史,所以我们有足够从容的心态,把足球视为一种纯粹的体育活动,甚至娱乐。
实际上,在毛泽东时代,更加重视的是体育的文化交流功能,所以才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
05
—
马拉多纳承担了他无力承担的使命,也享受了原本不属于他的荣耀,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无论如何,我们祝他一路走好!
中国不需要一位马拉多纳来做民族英雄,这是中国的幸运,但要记住我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不能忘本,不然的话,有一天我们可能也需要一位马拉多纳!
【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