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我们今天应该怎么“过河”?


1.webp (14).jpg

  【陈先义】

  今天世事复杂多变,形势波诡云聚,几乎时时都要求我们的党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做出正确的决断。比如,就大战略来说,迈向2049,实现百年梦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近的来说,怎么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围堵,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再远一点,怎么实现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

  这一切,都要我们拿出正确的决策。达到彼岸,就像过河一样,就是要在方向明确的情况下,解决方法问题。只要方向明确方法对,我们才可能达到胜利彼岸,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

  关于怎么过河?毛泽东用他毕生的实践,为我们总结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战术和策略。早在1934年,中央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就如何取得革命胜利他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毛主席用非常简练明确的语言,讲清了关于过河,也就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方法和实践问题。正是在正确方法指导下,中国革命才走上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明大道。其实,毛主席关于“过河”的理论,也是对中国几千年文化史思想史的研究总结出来的。朱熹为《孟子·告子上》做注解时就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意思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相应的方法,找对了方法才能把事情做成。凡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带着撞大运的心理做事的,十有捌玖要失败的。所以,孟子把这个方法即过河的桥和船的理论归结为两个字——“规矩”。什么叫规矩?在孟子看来,规矩就是方法。还有,荀子、程颢等先哲们对这个桥和船的理论都做过详细的叙述和解读。

  干事业创业一定要想清楚方法问题,怎么干?妥善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择,情况不明决心大,目标不知方法错,这给革命和建设的危害是巨大的。毛泽东毕生都反对这样的做法,所以不论在井冈山还是延安,还是和平建设的新时期,他都着眼于调查研究的工作。为什么抗美援朝这样极其重大的战略决策,在大多数领导同志都有疑问或不赞成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能够力排众议,做出果断出兵的伟大决定?那是因为毛主席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了详尽的分析,对中国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形势做了详尽的研究,对敌我双方力量做了十分细致的对比。尽管敌人力量比我们强大很多,但是毛主席认为,出兵比不出兵对中国人民和国家未来要好得多,无非是解放战争拖延几年嘛。所以毛泽东下决心出兵抗美援朝。从结果来看,给中国赢得了数十年和平建设时间,打出了国威军威,实现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伟大宏愿。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