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塌楼荒诞救援,是“美国特色”的真实写照
美国迈阿密当地政府7日宣布,持续两周的迈阿密坍塌居民楼搜救工作正式停止,并将过渡到恢复工作。事故至今已造成54人死亡,另有86人失踪,基本可以推定为罹难,自事故发生后,被成功的施救人数一直默默保持在了“0”。
对人的生命保持本能关注的中国网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发现,救援现场始终没有出现“分秒必争的救援,大型设备的挖掘,嗓门沙哑的官员和灰头土脸的士兵”。在所谓“救援黄金72小时”里,救援队光到位就花费了16个小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媒体可以妙笔生花地将荒诞的救援场景转化成好莱坞式的热血救援片段,其中的细节描述“感人至深”,当然前提是没有观看现场实时画面。无论是当地的基层官员,还是最高领导层,美国的官员都在忙于表达他们对遇难者深切的关注,而非集中力量救灾。
造成这种荒诞局面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说白了是美国制度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是美式资本主义运行时所必然产生的成本或者代价。整个国家机器存在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资本服务”。因此,政府部门只需要维系资本运行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秩序就足够了,剩下的都可以让位于自由,以及个人在享受自由同时,为这种自由所付出的代价。
我们对这种场景感到难以理解也是正常的,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区别的体现。在中国,每个人成长的认知环境中所获取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立起来的作为认知世界参照系的基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持续不断地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指南和标准,建设和完善自身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结果。两种不同性质的制度对比,无论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成的威胁和挑战过程中,还是抢救被掩埋在废墟下的本国民众过程中,都体现得极为清晰而鲜明。
首先,包括此次迈阿密救援事件在内,我们看到,当受害者还埋在废墟下时,美国地方和联邦政府却在忙着“踢皮球”,媒体舆论也没有行使监督职能,而是在忙着为责任人开脱。这一切真切地反映出美国体制服务的对象并非像其所一贯宣扬的“民有、民治、民享”。政府服务于资本和特殊政治力量。在灾难面前,体制的终极目标往往是庇护那些真正的责任人免于被追责。
其次,我们看到,美国政府在处理与迈阿密事件类似的许多灾害事件时,不是把心思放在救灾上,而是在认认真真地搞形式主义,严格地根据程序做程序上的事,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有没有维护民众切身利益,不在其考虑范围内。而中国政府则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仅结果要美好,过程也要充分体现公平和正义;不仅结果要让人民满意,过程也要让人民满意。
再次,美国正不断将程序民主推向极致,甚至超过了对人生命安危的真实关切,政客只要去现场献过花,媒体只要把摄像机杵在那,无论救灾最终是什么样的结果似乎都可以免责。而中国正认认真真走在不断完善和提升中国特色的全过程民主道路上,既要保证程序正义,也要保证结果正义。
最后,通过新冠疫情以及其他一系列事件,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差异以及对民众的影响也正日趋深刻地暴露出来。个人生活在片面强调自由的制度中,行动上可能的确是甚少受约束,但程序上的自由伴随着自我承担行为的一切后果,也无法期待社会公共部门在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干预和救助,自由地生活,也不得不自由地死去,并且只能坦然接受。因为生活在这样制度中的人们所接触的周遭环境和舆论在不断向他们宣扬,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然而世界上其他生活在不同制度原则社会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国家的人们,只会对这样的事目瞪口呆。
很久以前,我们看美国好莱坞所刻画的超级英雄时,总不太明白,为什么美国的英雄总是与某座城市绑定在一起,是城市的“守护神”。而且超级英雄的日常生活,除了对抗某个终极反派之外,多数时候都是在不断地救人,尤其是奔波于各种灾难现场救人。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这是“美国特色”的真实写照:当大多数灾难来临时,美国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基本上是指望不上的,美国人民不得不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这些超级英雄身上,这是一种相当大的、历史性的讽刺。
(作者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