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有感于西方的“团结”(兼谈抗疫)
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呈现出两个非常明显的迹象:
能源危机导致欧洲多国的生产和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美国对欧洲的利益收割几乎公开化。
在中国人看来,这不可想象,欧洲人为什么要让自己受苦呢?为什么都得听美国的呢?
我曾经反复讨论过“二战后的格局”,并且非常坚定地反对“正在发生百年大变局一说”。为什么我总是认定打破格局的艰难性?非常简单地讲,就只有一个原因:西方始终保持团结。
最近,马克龙访美,国内部分媒体和专家又嗨起来了,说欧洲已经公开跟美国叫板了,再也不想被美国收割了,欧洲要独立了。
这种论调不只有一年两年,已经有很多年了,若不是这样的专家太多,怎么可能有“百年大变局”这样一个结论呢?
我为什么会认定并欣赏西方的负面团结?
团结是霸权或强权(力量)的基石。
我们总是讲美国是世界唯一霸权国家,其它都是跟班。没错,若论单个国家,美国肯定是唯一霸权大国。然而,霸权国只有一个,但“霸权集团”是世界的一种更现实存在,美国要维护霸权,单打独斗力不从心,而欧洲、日本、韩国等附从国又有全球或地区霸权欲望,它们集体感知到,构建一个霸权集团所能展示的实力及延续性会令世界很多国家有强烈的压迫感。
分裂是战术性的,团结是战略层面的。
欧洲国家之间有分裂,日韩也有分裂,美国同盟友之间都有不同层面的分裂,这些分裂表现的领域很多,偶尔还会擦出火星。不过,西方内部的所有分裂都只能称为“战术性分裂”,而西方在考虑如何统治人类世界这个大方向上则保持着“战略性团结”。最近,我还写过《一把筷子》,深感团结的重要性,“1+1>2”的道理在西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不到全球五分之一口的集团牢牢掌控着全人类的命运,靠的就是团结。
未来不会有单一国家能构建一极。
大家谈论“多极世界”这个词已经有几十年,但多极世界不是往纵深发展了,而是前景越来越模糊了。
所谓多极,并不是简单的由几个国家决定世界事务,而是由几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集团决定世界事务,最强大的美国需要邀请盟友构建一极,其它国家更加需要找到自己的盟友以实现组成一极,绝不会有孤家寡人能成为未来世界的一极。
俄罗斯,本想借前苏联国家及传统盟友组建一极,但这个设想现在已经面临危机,它的墙脚已经被西方侵蚀掏空了,西方那边非常团结,俄联盟这边各持私心,这一极怎么维持?所以,我曾经说过,俄罗斯即使达到了战争目标,顶多也只能算作“半极”。
放眼全世界,其它西方之外的大国和小国都对西方持绥靖思想,都想依靠这个策略闷声发大财。这种算盘怎么可能成功?西方为什么要称霸?不就是不让你们发大财吗?愿意让大家都发财,它们还称什么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