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被新华社奉劝适可而止的网红局长们,该在何处奋发有为?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最近,随着淄博烧烤的火爆,一大批文旅局长成为当下“网红”,而细考这批文旅局长,又以女性居多,而这批女性文旅局长呢,又以推介烧烤者居多。于是,在美女局长们的鼓噪下,各地开始漫延烧烤热。
此时,一批靓丽的美女局长以骄人的颜值,让大家在品味烧烤、大快朵颐的同时,也得以享受审美的愉悦。于此同时,中国大地处处可闻烧烤飘香。因为媒体跟风鼓噪,一种“两耳不闻世间事,一心忙着吃烧烤”的情况呈一时之盛。到山东去,到淄博去,到内蒙去,到新疆去,去吃、去吃、去吃啊,同志们。内需呀,市场啊,人们似乎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烧烤狂欢。
这竟然还引起了新华社的关注,并撰写文章对恶意制造“文旅局长”网红的现象进行了劝阻,文章指出,打造“文旅局长”网红确实让一些地方尝到了甜头,但是把文旅资源推广异化为推介文旅局长有背离地方文旅宣传的初心,而那些看似热闹、实则折腾的种种宣传打榜方式,也惹得广大网友反感,而那些“网红局长”也过于夸张,流于表面,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
“如果说此前一些地方靠文旅局长出镜成为‘网红’后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尝到了创意的甜头,享受到了流量的红利,那么,到了今天,还有这么多地方盲目跟风,制造文旅局长‘网红’,把文旅资源推广异化为推介文旅局长,并作为考核任务硬做,挖空心思通过比赛、投票、排名等种种方式折腾,实际成效却不大,就难免惹得广大网友反感。……文旅局长重视当地旅游推介,本身是好事,但需拎清主次。遗憾的是,不少地方推出文旅局长‘网红’的宣传只注重表象,把宣介重点放在了文旅局长本身,过于重视夸张的表现方式,并无多少实质内容,最终导致拍出的大片小片‘千片一面’。”
此外新华社还评论道,某些“网红局长”说话不实事求是,涉嫌欺骗外地游客,到了实地不免大失所望;还有些地方明明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仍不发达,却花大价钱聘请专业公司来做宣传,并没有换来流量和红利,而“网红局长”们的宣介和表演,也就沦为了自娱自乐:
“有网民就反映,当时在网上看到某‘网红’局长把一个小镇吹得神乎其神,于是慕名前往。可到了实地之后,感受却完全是两码事。
短视频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都需聘请专业公司来完成,都需要费用支出。对一些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仍不发达的地方来说,这样的花销是否值得?
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盲目跟风的地方,付出与回报并不成正比。很多文旅局长当上‘网红’,并没有换来流量和红利,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局长的身份也很难再当卖点。而‘网红’文旅局长们的宣介和表演,也就沦为了自娱自乐。”